魏翔蹬着自行车上了公路,他要进城,去一趟那个满地是钱还没有人会捡的梁城市。
梁城是魏公庄附近最大的一座城市,这里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可让全国人民第一次认识这个城市的,竟然是经济大发展之后的走私。那时候刚知道该怎么挣钱的人都疯了,什么值钱往国外倒腾什么,木材、煤,再从国外把服装、墨镜、手表这些稀罕物折腾回来换钱,赶上运气好,一趟就能创造一个万元户。
但,魏翔绝不会参与这些事,他太知道在未来世界里,一个底子不干净的商人会有诸多制肘,万一被掀出来,那可是万千努力付诸东流的结果。
那他进城干什么呢?
找何军。
1990年,何慧的亲哥哥何军让人从市政府给降下来了,这怪不得别人,是何军自己错误,这个错误有多大呢……这么说吧,何军原本是魏公庄的骄傲,大学毕业以后就进入了梁城居委会工作,经过多年努力,从居委会破格提升到市政府任职,而他这一路走来足足用了二十年。不巧的是,这一次错误完全毁了二十年的所有努力,又从市政府领导给降回到了居委会主任的位置上。
上辈子,何军就是在这个位置一直熬到了退休,每天都过着养花、逗鸟、钓鱼的生活,不过,这看似神仙般的日子却在魏翔发迹以后,何军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病床上令其对自己外甥说了实话。
他说:“臭小子,世事弄人啊,当年魏公庄的骄傲成了没人搭理的闲职;人人唾弃的小流氓,如今成了梁城著名企业家……”
魏翔从这句话里不光听出了何军的无奈,还听出了自己舅舅的抱负。
如今,他就要去找舅舅帮忙,只是魏翔要的不是舅舅手里微不足道的权力,而是要干成一件对于他、老百姓、居委会来说三赢的大事。
市政府家属楼,到了。
骑自行车蹬出一身汗的魏翔看见了舅舅居住地门上贴着的大红字,如今这个时代梁城还没有‘小区’的概念,除了城中村就是某单位的家属楼,老百姓自己掏钱买房还没有形成习惯,住的还都是单位分的房子。
和门卫打招呼登记,魏翔奔着三号楼骑了过去,到了楼下锁好自行车带着满脑子的兴奋快步上楼,按照他的计划,如果事情发展顺利,半个月就能解决梁本旺一万块钱的事。
走到自己亲舅舅家的门口,魏翔所处的楼道还是用水泥没的墙面,楼道里连大白都没刮,可这样的楼,在梁城却是新楼,人人都羡慕。
“何主任,您怎么没代表居委会去市政府开基层会议啊?经济局的孙局长还问来着,说是想了解一下基层对经济开放以后的看法。”
“病了。”
舅舅家有客人?
刚要敲门的魏翔在门口稍微停了一下就听到了屋内的交谈,这时期的楼房隔音效果都不太好,想听见一点都不难,不过从两人的交谈语调上来分析,提问那个人应该是幸灾乐祸的,回答的,更像是憋着一股怨气。
“那何主任可要养好身体,孙局长说了,国家提出经济搞活的政策需要基层大力配合,对了,在上次的会议上孙局还特别提出了对基层的要求,那就是让居委会细致入微的深入群众,有好几位居委会主任就做的不太好。孙局不是从外地拉来了很多外资与合资企业入驻梁城么,可在会议上问起这些工厂为梁城提供了过万的工作岗位以后老百姓生活得到了怎样的改善居然没人能回答,您说,孙局得多伤心。”
“哼。”
魏翔想起来了,上辈子自己舅舅何军有一次喝多了曾语重心长的说过:“翔子,你舅不行了,没能耐了,离开市政府以后那是备受欺凌;知道人家是怎么欺负你舅的么?随便派个手下上门来给你舅点眼药,咱能怎么办?”
难道舅舅何军说的,就是眼前这一幕?
对老百姓的生活掌控到细致入微,这不是扯淡么?何军辖区内一共有五千多户,即便是一天走十户,一年也才三千六百五十户,光走完就得两年,两年以后什么政策都不知道呢。
不过,这好像和自己的买卖很对路啊!
当、当、当。
魏翔在这个关键时刻敲响了房门,心里想的是:“你们是真趁着何魏两家跌入了低谷就往死里踩啊,今天,老子要是不让你们知道知道什么叫未来的力量,你们都不晓得马王爷几只眼!”
“谁啊!”屋里传来了一声不耐烦的呼喊,随后脚步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