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atcFile = "/www/wwwroot/xin_floatAdc.txt"; 帝国太师(瘾与小巷)_第五十五章 价格(2 / 2)_帝国太师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新笔趣阁

第五十五章 价格(2 / 2)

帝国太师 瘾与小巷 0 字 2021-04-17

太尉军旅生涯的开始,源自李察罕投笔从戎;太尉的名声鹊起,源自李察罕遇刺。

太尉后来与元顺帝起了冲突,肇因在太尉大破红巾军。元顺帝非但没有对此封赏,反而还策反了他部下貊高、关保,最后甚至设大抚军院,来专门防备太尉有关。

在没有任何抚恤的情况下,自认为福泽深厚,实则刻薄寡恩的元顺帝,当时想卸磨杀驴之心,有识之士都看在眼里。

面对着天下并无承受过他的恩情,底子浅薄的元顺帝,这迫不及待的三板斧。或许太尉就此功成身退,是一条可选之路。

但退一万步说,即便太尉愿意功成身退,之前跟着他们父子浴血战场的绝大多数将领,会愿意吗?

之前为中原军提供粮饷、兵源的中原士绅们,他们能甘心自己之前的付出,就这样付诸东流吗?

那些与红巾军作战,而死在战场的军人,他们的家小即众多的孤儿寡母,以后怎么活?

在朝廷毫无抚恤的情况下,为了给上述这些人一个交代,太尉只能对朝廷的谕旨,采取视若无睹。

所以李景隆认为太尉在许多时候,其实没有选择。毕竟朝廷也只是几座宫殿,而且君王还如此的刻薄寡恩。

绝大多数的部下、士绅、以及阵亡军人的家眷以后怎么活,才是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将领该首先考虑的。

当然李景隆之所以一开始在太尉面前,就谦卑得如学生,主要是因为这太尉彪悍的战绩。

只是与张玉接触一段日子,李景隆发现张玉见识高远,其所率之军不但纪律严明,而且张玉确实能与士卒同甘共苦后,李景隆就更加坚信了自己之前对张玉的判断。

至于太尉之前击败父亲之事,李景隆虽然不愿意去提,但他从来没有为父亲的失败,去找各种奇葩理由。

胜败乃兵家常事,输并不可耻。输了,赖在地上打滚或自怨自艾才丢脸。

今日能与张玉共事,对从不以弱者自居的李景隆来说,就是一个向强者学习的机会。李景隆认为惟有自立自强,方能得到尊重。

看到李景隆丝毫没有公爵的架子,甚至于谦卑得如学生。这无疑让张玉很快就对儒雅、让人如沐春风的李景隆有了好感。

再说张玉此次来西域,目的在于防患帖木儿;李景隆此次来西域,目的在于清洗已故秦王的残余势力。张玉与李景隆在差使上,没有任何重叠,自然也就没有矛盾的冲突点。

而且出于对前任秦王的私恨、以及削弱现任秦王的考虑,对李景隆的差使,虽然张玉已从甘州率军来到更西边的肃州(酒泉),但张玉已明令留在甘州的平安,得尽心协助李景隆。

所以张玉、李景隆两人的关系能越来愈好,在情理当中。

至于李丽质曾与李景隆存在疑似的婚约?作为只讲利弊的成年人,张玉与李景隆表现得,此事似乎从未发生过一样。

这天晚上,张玉在处理完文牍,闭目深思一会,张玉并如以往一样,按时安歇了。

正睡得正香,张玉却被帐外传来的动静惊醒。

压下心中生出怒火,起身且穿上棉袄的张玉大声问道:“帐外何事”?

不一会儿,帐外传来亲兵的声音,“禀总兵,是中卫倪四带着夫人的家信来了”。

看完妻子的信,张玉沉思了会,向仍留在帐中的倪四问道:“倪四,夫人可让你去给张辅送信”?

倪四闻此,连忙从怀中掏出李丽质写给张辅之信,递呈于张玉。

看了一眼信封,张玉发现是儿媳写给儿子的信,他先是微微摇头,然后对一直有些紧张的倪四道:“将信收起来”。

“是”。倪四将信收起后,恭敬地回道。

“你先下去歇息”。见倪四拘束地站着,张玉令道。

待倪四走后,默想了会,张玉吟了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随即,张玉并脱下棉袄,上床安歇。没用多久,张玉就再次进入梦乡。

张玉之所以能迅速安睡,是他认为凭着自己的能力,他还得起皇上这厚赏。张玉也自信地认为,凭着自己的才能与坚毅的性格,他能让自己所使用的每个名字都名留青史。

第二天一早,倪四再次启辰。这次倪四的目的地,是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