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慢慢走远的黄巾们,黄月英撇了撇嘴。
“这么冷酷无情呀。”
黄月英多少已经猜到许韶的心思了,结合一路上许韶问过的问题以及今天让自己离开,果然,是要去找孙坚报仇么?或者说在个人和集体之间选择了个人么?
“你觉得关东军是会追上去还是不追。”
“那你觉得各个诸侯会分别有什么态度?”
和
仅仅只是因为救了一只黄雀的性命,所以就使杨家成为了四世三公?”
“那天子也不是注定的吧?”
之间。
摇摇头,有点沮丧,自己弄了半天,最后得到的结论是黄巾和自己不和。
算了,还是先回去看看小皇帝怎么样了吧。小皇帝大难不死,不是说必有后福么。自己也没听说过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把天子杀了的事情。
这么想着,黄月英突然察觉到包裹里有什么硬邦邦的东西。
难道是许韶良心发现给自己塞了点银子!
打开包裹。
“他怎么会把这种东西送给我?”
洛阳
诸侯们在这里等着“捷报”的袁术回来。
根据李儒发来的信使,袁术经过“殊死搏斗”,抢走了他们“所有的”财产,足足“八百车”。
信使是刘和,刘和的父亲是刘虞,刘和在长安朝廷担任侍中,和小皇帝刘协的关系很好,是李儒认为最适合送信的人。
因为此时关东诸侯都已经内心明白刘协西迁后,很快他们“自号车骑将军”、“清君侧”的事情就会都漏出来。如果小皇帝死了自然最好,要是被“被救出”,他们也可以名正言顺通过嫁女成为外戚呀、把权成为权臣呀等一系列手段,代替董卓的位置,重演之前刘宏的历史。
但很不顺利的是,李儒下棋简直脱离了他们的思维方式。
为了继续争夺政治上的“大义”、“名分”,以袁绍、韩馥为首,倡议立幽州牧刘虞为帝。
摆明了打算让十岁的小皇帝本来就为数不多的话语权彻底消失。
诸侯想不到董卓会西迁,并不是说明他们蠢,而是李儒的计策太出乎意料而已。
所以当刘和到来之时,明白了他身份的袁绍等人,又岂敢对他有一丝一毫的不好?
热情地备好良驹,送走“使者”刘和。殊不知刘和骑马向北后,又改道向东。
“难为公路损兵折将还要为我们抢钱了。”袁遗对堂弟袁绍笑笑。比起袁术,袁遗更看重的是袁绍,因为袁术的贪婪无能实在是太过明显。
“伯业此言过已,那竖子一路不曾出兵几次,岂能坐看他收利?”袁绍攻下虎牢关后,心情明显好了许多。
“盟主所言极是。”也想要捞上一笔意外之财的刘岱和王匡也纷纷附和道。
“这”老实人韩馥和老实人孙坚相互看了一眼,韩馥道:“若是董贼丢下辎重,我等岂不是错失了追击的时机?”
韩馥还是想着刘子惠说的“谁对国家有利我们就帮助谁啊”,当初刘子惠被他驱赶后,于忧愤下病逝,韩馥因此一直遭受着良心的谴责。或许做着刘子惠希望看到的事情,多多少少也让自己好受一点。
自然也不会有人直接告诉他——他们已经不打算追击了。
孙坚还是选择了相信袁术。
“后将军身先士卒,诸位怎能在背后说他坏话!”。
随后前来禀报的士兵却当场打了他的脸。
“禀告盟主,袁术直接向东,想要离开司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