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夏大显然不是厦大的,更没有被吓住。
只见他脚步轻盈迅疾,三下两下就给二人沏好一壶茶,变戏法一般的端出几碟瓜子点心,说了一声二位公子请慢用,便逃也似的去了。
二楼三面雅座,中间是散客。
一面有一个高台,上面有一位说书先生正在讲书。
但听到:
话说那朱押司乃是大梁国东止县里的遮奢人物。上至知县、县丞、主薄,都对他畏惧三分。
下边的六房胥吏,更是对他畏如毒蝎,更遑论那些个三班衙役、捕快书吏。
一时间,整个东止县尽皆视之为东山虎、西湖蛟、石缝蝎、树上蜂,没有一人不怕他!
各位看官就要问了,区区一个押司,贱籍胥吏而已,竟能只手遮天,何至于此?
该不会是说书先生吹牛的罢?
呔!
“啪”地一声,那说书先生把堂木一拍,喝了一口茶水,才接着说道:
诸位可曾听闻“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县太爷三年一任,若是命不逢时,年考得了差评,一年不到,就得撸了乌纱帽。
命好的,去职,等着东山再起。命不好的被吏部除籍,称为“不记名”,一辈子便与仕途无缘了!
那些个县丞,主薄尽是如此。
呔!闲话少叙,咱言归正传书归正题!
这朱押司世代相传,都是县衙里面的吏员。朱押司这押司一职,还是他大父传下来的,已经是第三代押司。
那朱押司,身高五尺余,黑脸黑手黑心肠,却偏偏出手阔绰,好交结三山五岳的江湖好汉!江湖人称“义驻擎天朱三郎”。
~~~~
西门庆暗想:别人还叫我“入人虫”西门庆、唤潘金莲为“床上白条”哩……
江湖传言,信不得!
不偏听偏信,这是做人的起码原则对不对?
明显是在抹黑我这个好孩子,倒霉催的,咱遇到黑粉了。
说书先生继续说道:
此人虽长的粗矮面黑,外表却是一副敦厚憨实的模样。
收受贿赂、卖差鬻职、唆使诉讼、摊派苦役,哪一样都上下其手雁过拔毛!
真个儿是鹭鸶腿上刮精肉、苍蝇肚中搜油脂。
无所不用其极!
朱三郎从来不出面做这些腌臜事情,见人都是憨厚一笑,对谁都是和颜悦色。
那些个见不得光的勾当,尽是六房小吏、杂役,县狱里的差拨、牢子出面……
那朱押司黑面黑心黑手,只管扮作白脸好人,不知骗倒了多少不明就里的良人!
~~~~
张泽瑞是一个关起门来,只顾一门心思读圣贤书的人,哪知道这些阴暗的东西?
听得他是眉头紧锁。
心下道:清平盛世,朗朗乾坤,有正堂县令、有佐官县丞,还有主薄定乾坤,哪轮得到这种胥吏妖风作浪?
西门庆听到此处,心中暗笑:这不是在说宋江么?
不过天下乌鸦一般黑。
说书先生嘴里的朱押司,应该是一种普遍的存在。并不真的是在说宋江……更何况此时的宋江,有可能在衙门里当差,但未必就混上了押司这样的职位。
张泽瑞听到此处,已经忍无可忍,一拍桌子喝到:“嗟!你这说书人,信口雌黄、满嘴胡言乱语!”
那说书先生一愣,见是一名秀才插话,赶紧从桌子后面闪出来,对着张泽瑞一拱手躬身,然后道:“这位秀才爷,小的不知言语之中,有何不妥之处,还望秀才爷斧正。”
“如今清平盛世,天家圣明。朝堂诸公尽皆贤良。”
张泽瑞气呼呼道:“那县令也是饱学之士。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岂会容此等宵小之徒猖狂?”
西门庆听的好笑,呆子!
很多人,都以为张泽瑞刚才这四句话是明代王阳明说的,其实不是。
这四句话叫“横渠四句”。
是宋代关中大儒横渠先生张载的原创,叫“天地立心”说。
不过此时的张载,早就投胎转世去了,仙踪渺渺。
张载博学多才,同时也是大儒之中少有的、特别重视兵韬武略、注重让门下弟子修炼武艺的人。只可惜秦凤路那边的才子儒士,被福建、湖北、京畿的大儒士子们打压的很惨,以至于陕西甘肃近百年,竟然没有出一个状元!连金榜题名的士子都寥寥无几。
文学之争,不见刀光剑影,但是其厮杀的惨烈程度,其实比战阵上的厮杀更为隐秘而惨烈……真的是杀人不见血、招招要你命!
谁争取到了话语权,谁就能够广收弟子,荣华富贵,从此生生不息。
张载同时还是二程的长辈。
理学始祖二程,程颢、程颐两兄弟见了张载,得规规矩矩的叫他一声:表叔好,侄儿这厢有礼了。
表叔,吃过了没?
~~~~
说书先生人生阅历丰富,太知道像张泽瑞这种公子哥儿的心思了。
拱手又是一礼,这才不慌不忙的说出一番话来……
百种伦常崇孔孟,
千般品质读书霄。
书生意气难成事,
功败垂成怨世道。
士子常有鲲鹏志,
不甘俯身只眼高。
~~~~
沙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