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校长室,林家钰偷眼瞄了一下校长,面色平静,没有动怒的迹象。就是是坏事,也是坏不到哪里去吧!林家钰暗自松了一口气。
校长匆匆写下最后几个字,合上笔记本,这才指指桌上的一个包裹,问林家钰道:“你看看,这是给你的么?”
林家钰凑上去一看,赫然是《经济研究》杂志社寄来的。
林家钰脸一下子就红了,点点头,说:“应该是给我的。”
校长凝视着林家钰的眼睛,问:“知道里面是什么吗?”
林家钰摇头,他不知道是不是退稿信。可转念一想,退稿信用不着发包裹啊,难道自己的文章真的被刊用了?一团火苗腾地一下在林家钰的胸口燃开。
这包裹里是杂志社赠送的样刊?
林家钰沉声地说:“我曾经给这个期刊投过稿,不过我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
校长又从抽屉里拿出一张汇款单,推到林家钰面前,说:“如此说来,这个也是给你的了?”
林家钰这下子肯定自己的文章真的发表了。他脸色涨得通红,点点头,却忘了瞄一眼汇款单上的金额了。
林家钰寄稿子给杂志社的时候,通讯地址和工作单位只留了学校名称,没好意思写班级。怕编辑一看一个高一学生写的直接给丢垃圾篓里去。
杂志社回寄样刊和汇款单时只能寄到学校。传达室的人可不认识林家钰,汇款单金额还不小,只好交到校长室处理。
校长把包裹推给林家钰,说:“打开看看。”
林家钰撕开包裹皮,果然是一封编辑的信和十本样刊。林家钰先拆开编辑的信看了起来,信写得很客气,说林家钰的论文观点新颖,论证严密。但是实践效果还要经得起时间来验证。欢迎林家钰再次投稿。
那边校长和刘华金一人一本抓起杂志已经翻找到林家钰的文章看了起来。两人都看得迷迷糊糊的,只觉得这种国家经济大事哪里轮到一个高一的学生指手画脚。
这杂志也是瞎眼了,还煞有介事地刊登出来。
校长又问林家钰把编辑的信要去看了看,完了不由有点纳闷,问林家钰道:“这个杂志是什么性质的杂志?”
林家钰简略地说:“这是中国社科院旗下的第二权威的经济学杂志。还有一本《中国社会研究》,文章水准要比这份期刊的略高。”
校长不由得有些发懵,中国社科院主办的杂志,好家伙,那不得相当于《求是》了。
校长合起杂志,脸色沉了沉,说:“你现在主要的任务是学习,考个好大学,你要是考不上大学,懂再多的经济学有什么用,蹲村口和闲人吹牛而已。”
林家钰乖巧地点点头。
校长又问:“听说你前段时间还写了首英语歌?”
林家钰装着诚惶诚恐,说:“闹着玩的,没想到闹那么大动静。”
校长提高声音:“你有这个聪明劲儿,用在学习上的话多好。你得为你自己的前途作想呐。”
林家钰又乖巧地点头如啄米。
“听说你期中考试考得不错,全年级第一?”校长这时候脸上才有了点笑的模样。
“侥幸而已,以后还要努力的。”林家钰赶紧表决心
“期末考试如何说?”校长紧盯着林家钰的眼睛,脸色又冷了下来。赫然一副变色龙的模样。
林家钰调皮地握握拳,回了一句:“当仁不让!”
“好小子,不错”校长是教语文出身的,这句回答算是挠到了他的痒处。笑容瞬间爬满了脸庞。
“拿走吧,别把太多心思用在这上面,多花点心思搞好主业学习。”校长大度地挥挥手。
林家钰赶紧把汇款单塞在口袋里,抱起包裹就要往外走。“回来!”校长的一声断喝吓得林家钰差点把包裹扔地上。
“留几本我送给朋友看看,还有信,也先放我这儿,免得你骄傲。”校长轻描淡写地说。
林家钰无奈,只好从包裹里分了五本杂志放校长的桌上。
想想又拿了一本送给刘华金,说:“刘老师,杂志送您一本,拙文请斧正。”刘华金接过去,嘿嘿地笑了笑。
没过几TQ县教育界盛传某某乡镇中学的高一学生在社科院旗下的权威期刊发了一篇高水准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