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亩地盘的消耗肯定是大数额的费用。
刘轩把大概的数字告诉他,周正微微蹙起眉头。
“再坚持一会,现在挣的是蝇头小利,等4A景点竣工,我们很快就能回本。”
但愿他说的都是真的。
刘轩没有办法,只好转身离开。
文物保护局为了把事情做得更全面,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正式收工。
桃花源也因此停业一个月。
4A景点揭牌仪式开始的当天,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队都送来锦旗和贺礼,堆成一座小山。
周正和宋节出席,站在牌子的左右两侧大方微笑。
当地媒体记者也竞相过来拍照采访,生怕错过每一个精彩镜头。
“这次发掘的古村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对整个史学界来说都有超高的研究价值,对此周先生有什么想说的吗?”
“周先生支持国家文物保护工作,有希望获得今年的年度杰出贡献商业人物,您的想法是?”
十几个麦克风出现在周正的面前。
他明明不是公众人物,排场却比他们还要足。
周正淡淡一笑,从容地坐下来,和记者们对答如流。
虽然没有提前预料过他们的问题,但周正临场发挥能力出众,没被揪着问个不停。
需要打太极的地方,他也能够顺利把问题抛给对方。
“周总,我们还需要拍多几张照片,会放在报纸头条的。”
报社的记者示意他站起身来,大家咔嚓几下拍完后,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正当周正以为可以喘口气休息的时候,一个带着鸭舌帽的小伙子走上前来,还递上一张白色名片。
“您好,我是今日时报的记者小刘,请问可以跟您聊两句吗?”
刘记者看着年轻,说话风格十分沉稳。
其实,周正早就注意到这个年轻人。
刚刚大家都如狼似虎地冲上前询问的时候,只有他安静地坐在一边酝酿,好像还在做记录。
周正一看就感觉对方是努力上进的小伙子,愿意给这次机会。
“关于古村的问题大家都问了许多,我想问您桃花源的事情,您打算如何建设桃花源?今后又会做出什么样的努力?”
刘记者的问题确实比其他报社的记者要用心。
而且,他关注的不是古村落,而是周正的商业野心。
同一件事情能够从不同角度切入,得到的话题流量也将是天差地别的。
周正借着古村落一事成了媒体记者们的宠儿,这也是他包装宣传桃花源的大好机会。
“我早就做好了桃花源整个布局的规划……”
和刘记者谈话的一个小时里,周正唾沫横飞,从桃花源的建设聊到里面的员工,成了一次专门访谈。
报道播出后,在社会上获得的反响非常可观。
村子里的游客不仅在短时间内恢复到以前的爆炸量,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得益于古村落,周正在全国也成了知名人物,他的身上多了一个标签。
“周哥,有人找你,说是今日时报的刘记者,他还带了另外一个中年男人。”
宋易站在门口说了一句,警惕地看着身后的远处。
周正正在办公室里进行视频会议,和海外的几个合作伙伴谈完了一个大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