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清风的话,我端着水杯问道:“怎么想到脱离玄门了?”
清风苦笑,直起腰身道:“以前刚被我师父收入太乙观的时候,我和明月都很开心。”
“小时候看电视剧,看到电视剧中的人飞檐走壁,腾云驾雾,打心底里羡慕。”
“可是这么多年下来,我没有学到几分本事,见识到的这些……”
清风满脸苦笑,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难,”我叹口气。
从清风开口的时候,我就明白人偶事件对他造成的冲击很大。
救难将救慈和明月制成人偶的事儿,放在谁身上都无法理解。
可是偏偏人偶事件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了清风的眼前。
心灰意冷?
寒心?
种种情绪之下产生退出的想法实属正常。
看清风迷惑不解,我给他解释道:“一入方外两世人,这话你听过吧?”
清风点头。
我继续解释道:“这话其实分两层意思。”
“一是入了方外门,行为、眼界、对于世界的认知,就和普通人不一样了,连带着解决事情的思维方式都会改变。”
方最早有放逐之意,后来被引申为边疆、边塞,而方外人则是对于算命先生、风水先生、阴阳先生等等能接触到天地灵气、阴阳之气的人的总称。
一旦进入到方外,人在行事上会下意识依靠自己、师门等来解决问题。
说个最简单的例子,普通人遇到鬼,遇到阴邪之气,最简单的想法就是避开。
可是方外人的思维中,见到鬼、阴邪之气的第一反应是得凑上去看看。
普通人进入到了方外,随着本事、能力的增长,可以逐渐把自己的思维向着方外人的行事准则靠过去,可是方外人想要收敛住自己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却很难。
“另一个方面,方外人身上的阳气比普通人可要重多了,普通的鬼、妖、阴邪之物看到方外人要避着走,可是得了些道行的阴物,尤其与方外人有过节的,看见方外人能放过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