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陈是那里人,你不需要我解释吧,呵呵,再说紫冉,虽然来自江城,但现在已经算是临海市人啦,中军,你想想三位美女所处的位置"?
梁中军稍一沉思,马上明白过来了,忙对尚老师笑着说道:
“大哥,我明白了,李老板老家在重庆,是在长江的上游地区,陈经理老家在江城,正处于长江中游地区,这夏娘娘现在临海市,这正处于长江下游地区的入海口呀!这可不是一条活脱脱的长江母亲河么,真是一条漂亮美丽的母亲河呀,这个寓意好!
大哥呀,这么好的意境,岂可无诗呀,中军也好久没见大哥张口吟诗了,此情此景大哥难道不抒发一下情怀”?
尚老师说:
“在座各位都是才子佳人,看我一个老头子感怀,有何情趣?
不如这样,我出一题目,你们四人正好一人一句,韵不韵的我们都不讲究,有那个意思就行,怎么样?
我也不占便宜,你们凑四句,我再和四句,如何?
尚老师这样一说,其他四个人也只能答应了。
尚老师说道:
"这题目嘛,也简单,各位说的句子只要符合我们今天聚会的意境就行,每句七言,就请东道主李老板起头吧"!
潇湘会馆李老板见尚老师点她起头,也不推辞,胸有成竹地爽快应道:
“好,我就来第一句:巴山夜雨聚佳宾“,
尚老师笑道:
“李老板好敏捷,真会借力“。梁中军,夏老师和陈经理一想,可不是吗?我们现在吃饭的这间包房就叫巴山夜雨,李老板轻巧地缀上聚佳宾三个字,岂不是一句意境上佳的句子!
尚老师说道:
“那就按长江上中下游的顺序,再由中军完成最后一句吧“。
陈经理想了一下说了第二句:
“华灯璀璨耀潇湘"。
这一句对得也很贴切,隐喻了具体时间和地点。
夏老师略一沉思,说了第三句
:
"浦江东风轻拂面”,
这一句隐寓了地点和季节,也很贴意。
这最后一句倒让梁中军费了思忖,前面三句,三个美女已经把时间,地点,甚至季节都做了巧妙的交待,而且也都很贴合意境,这自己最后一句该如何应对呢?
这还真让梁中军有点挠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