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说到王之望出使夏,关铃护送赵伯琮一过关斩将,最终到大宋。
话说关铃护送赵伯琮一行到大宋境内的荆紫关,荆紫关守将派人飞马前往汴京报告赵伯圭。赵伯圭闻得赵伯琮一行已到荆紫关,立马传旨,准备迎赵伯琮一行人。
十日之后,关铃护送赵伯琮一行人到汴京。赵伯圭众大臣纷纷出城相迎,所到之处均设香案。赵伯琮一行人来到崇政殿门口,官分站两旁,而赵伯圭太上皇后郭氏皆在殿门等候。赵伯圭说道:“弟弟来了,这是天大的喜事,如天下有主,还请弟弟重帝,临御天下。”
赵伯琮连忙道:“不不不,皇兄已登大宝,皇兄为帝,比弟弟为妥当。”
遂又对众官说道:“诸大臣,尔等理应如同当年效忠于朕一样,效忠皇兄。”众官随跪下,齐声:“遵旨。”
其实官在场的众人都道,赵伯圭与赵伯琮两人只不过是在“三辞三让”,古代帝王登、大臣就封的谦让之礼。来三,赵伯圭皇正言顺,皇的合法性也顺理成章。
之后,赵伯圭让赵伯琮与赵伯琮之后郭皇后居住延福殿,颐养天年。随后太监宣旨道:“朕膺昊天之眷命,加封国子博士史浩为太傅,王之望迎太上皇有功,拜东阁大学士。总兵关铃护驾有功,一过关斩将,又斩下夏太张迪,加封奉国将军。”随后赵伯圭说道:“日太上皇朝,朕要大摆筵席,为太上皇风,大赦天下。”
时间过了一年,赵伯圭在这一年间为政宽和,兴水利,平冤狱,厚农桑但不荒废商业贸易,修武备,减徭役,最重要的是加彻底全面推行军户军屯制度
一则对于稳定军队数量和战时快动员、征调军队有着莫大的好处。
二是军屯制实现了兵农合一,军屯获粮食全部供给军队,减少了国家负担。
三是避免了由国家四处供军而导致的转运过中的巨大消耗。赵伯圭曾言“朕养兵万,不费姓一粒米。”赵伯圭又在全国裁汰官妓,严肃法纪,阻止官员们沉溺于腐朽荒淫的私生。
在外上实行远近攻之策,为了日后复陕故土,赵伯圭派使团与周边诸国好,册封呼伦贝尔草原塔塔儿部,鄂嫩河、克鲁伦河中上游的蒙古部,漠的汪古部,鄂尔浑河上游为中心的克烈部等为王,一则可防止夏与蒙古部结盟,二则可为大宋镇守疆,也可牵制辽东颜部燕地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