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作为一个父亲,还是一个皇帝。
皇帝已经准备好在这个位子上,大刀阔斧的做些事情。
当然这些年一直在暗中蓄力,说句大不敬的话,他一直看在太上皇尚在的份上,才会缓缓为之。
而如今这个情形,很难说太上皇能撑多久。
当然就算这回太上皇能撑过去,皇帝也等不及了。
他作为一个皇帝,也有自己的抱负,如今他已经年近四十,放在现代算是年富力强,但在古代,到了五十岁都已经称花甲之年了,皇帝如何等的住
所以皇帝已经准备好要大刀阔斧的改革。
而改革自古至今都不是温情脉脉的,虽然皇帝不知道另一个有明宣前世存在的平行世界的明太祖的事,但心情是一样的。
正如同明太祖对太子朱标说的话,他把荆棘上的刺全给剥了,太子才能好好握着。
当然明太祖是杀功臣,有些臭名远扬的意思,皇帝针对的却是天下承平已久,朝廷腐烂的地方,不割除这些烂肉,迟早会让朝廷衰落下去。
皇帝是希望给太子留下一个干净的江山,没有太多乌烟瘴气。
但皇帝也清楚,他若下手,必定是雷霆霹雳,不留后手。
但无论是治人还是治政宽柔并济才是正道。
皇帝小时候还有些偏执,性情严肃,但他的母后却想办法改变他这点。
到底也颇有成效,但皇帝也并不愿意给那些蛀虫好处,只能让儿子将来安定人心。
儿子的仁慈心思是天生的,有这样一位继承人,也能安抚人心。
所以皇帝也并不像皇后纠结的那样,非要希望子肖父。
想到这皇帝不禁摇了摇头,皇后到底眼界窄了些,不像他母后当初目光深远。
当年皇帝是一个倔强性子,也不讨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