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川在那小丫头和洛安忆聊天的时候,就去了议事堂的后院。</p>
李三奎坐在一棵梧桐树下,慢慢悠悠地喝着茶水,看样子像是刚刚吃了点东西。他听见门外传来的脚步声,立刻站起身来。</p>
易川走到他面前,将手中的那块红色的石头递到他面前,“李叔这种血玉石你可认得?”</p>
李三奎盯着他手上的那块儿石头,看了又看,想了半晌之后说道,“血玉石非常罕见,您这是哪里来的?”</p>
“这你就不用管了,你先说你有没有见过?”</p>
李三魁想了想说道,“我当然是见过的,以前我在羽州做生意的时候,曾经在陆家的玉器庄里见到过这种石头。而且我还记得好像大当家的也有一块这样的石头。”</p>
五当家的脸一下子变了,他立刻质问道,“你真的在大当家的屋里见过这种东西?”</p>
“真的见过我对见过一眼的东西总是不会忘记的,五当家的,你怎么突然问这个?这血玉石究竟您是从哪里得到的?现在这个东西市面上很贵重,像您这样的玉石碎片儿卖出去都能值百十两银子呢。”</p>
李三奎十分羡慕地盯着五当家手中的血玉石,很希望眼前这位慷慨的五当家的能够大手一挥,将手中的血玉石赏给他。</p>
然而五当家的却将那块血玉石揣回了怀里,他皱着眉头喃喃道,“难道只是巧合?他怎么会有这种东西呢?”</p>
李三奎见五当家的转身就要离开,他立刻上前拦住了他,“五当家的您不是说还有事情要找小人吗?还有灵姑娘好像是回来了,我刚刚听见大当家的那边的院子里有她的声音。”</p>
易川似乎陷入了另一种沉思之中,对李三奎的话根本就没有听进去,他摆了摆手说道,“没什么事了,你回去吧。”</p>
“可是,您不是说还有事要交代我吗?”李三奎有些不死心,因为给他们办事的话,无论是什么事情,这些人都会提前给他点银子,现在眼看煮熟的鸭子飞了,他怎么能够甘心呢?</p>
易川叹道,“他们今天并没有采到哭草,所以也没有什么事情交代你了,你先回去吧,对于今天的事情,你千万不要对别人说起,尤其是大当家的。”他说着从怀里摸出一张银票交给了李三魁,算是给了他一笔封口费。</p>
李三奎欢天喜地的接过银票,看了一眼上面的面值,顿时眼冒金光。“多谢五当家的,小人就是死在外面,也不会胡说八道一个字的。”说完将那张银票折了,折揣进了怀里,屁颠儿屁颠儿的下山去了。</p>
易川给了他一张一百两的银票,一百两银子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是非常难挣到的,但是易川却毫不在乎。这并不是说他是一个有钱人,相反他手上倒没什么钱,这些银票大多数是他早几年在外面挣来的,有的还是一些老相好送给他的。他不喜欢用银票,他觉得银票就是没有用的纸,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因此常常把那些银票拿来打赏别人,正所谓千金散去还复来。</p>
易川看着李三奎下山去了,这才又把那块儿血玉石拿出来,在面前看了又看。</p>
这块石头可以说对他至关重要,因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证据。</p>
十多年前,易川也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他生的眉清目秀,身姿挺拔,是很多少女心中的完美情人,他家虽然有些贫寒,但是提亲的人还是络绎不绝,但易川为人与众不同,他天生不喜欢女人。</p>
因此他把所有的来提亲的人全部都拒之门外了,渐渐的来他家上门提亲的人越来越少,易川觉得清静了很多,但是他的父母却很着急,生怕儿子这辈子再也娶不上老婆,毕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p>
易川干脆跟他们直接摊了牌,说自己不喜欢女人。二老当然不能够接受,他们先是以理服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是都没有能够说服易川。</p>
二老被气的没有办法,只好以死相逼,易川不想做一个不孝子,终于在母亲一哭二闹三上吊之后,还是和邻村的一个女子成了亲。可成亲之后,他并没有和那女子有过身体上的接触,一年以后那女子实在是受不了他的冷落,就提出了和离,易川就答应了她。</p>
其实易川的心里一直都有一个喜欢的人。那个人就是他和洛安忆提起过的隔壁邻居教书先生冯玉堂。</p>
易川从小跟着那位冯先生学习写字读书,那位先生比他大十岁,教他的时候,他刚成亲不久,易川每天晚上。都能够听到先生和他妻子的争吵声,十里八街的乡亲们都知道,冯先生娶了一位悍妻。</p>
每次听到他们吵架的声音,易川都很为先生打抱不平。他不理解像先生那么好的人,为什么会娶这样一位妻子?</p>
有时候先生会带着伤来帮他补课,每次看到先生受伤,他都很难受。有一次在读完一本书之后,他大着胆子问先生,“冯先生,您为何不把那位悍妻休了呢?”</p>
冯先生愣了愣,随即叹了口气,“她并没有做什么对不起我的事情,更何况平日里她照顾我生病在床的老母亲也很辛苦,我不能够抛弃她。”</p>
“可是她对您非打即骂,根本就不是一位好妻子,而且我听我母亲说她并没有照顾过你母亲,白天你去私塾上课的时候,她总是对您母亲大呼小叫,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儿媳妇应该做的事。面对这样的一个人,您为什么还总是处处忍让?”易川再也没有顾忌什么,一口气将他知道的事情全部都说了出来。</p>
冯先生听完之后脸色苍白,豆大的汗水从额头上滚落下来。他稳了稳心中的怒火,“有些事情你这个小孩子根本就不明白,还有你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书读好,不要去关心那些不应该你管的事情,更不要去听一些妇女的胡说八道。”他说完便拂袖而去。</p>
整整十多天的时间,冯先生都没有再给他来补课。后来易川才知道那段时间冯先生也没有去私塾,而是天天在家里盯着那位悍妻,看她如何照顾自己的母亲。</p>
最终也许冯先生是看到了事情的真相,把那位妻子休了。从此以后也没有再娶妻子,独自一人带着两个孩子生活。</p>
易川对先生的思慕之情一直都是藏在心底最深处。他觉得那是他最见不得人的秘密。</p>
直到后来有一天,他这个秘密竟然被那位和离的妻子宣扬了出来。</p>
在这种年代里,同性之爱。是不被世人所允许和包容的。因此易川被整个村镇上的居民当作怪物来看待。而冯先生也受到了连累,被村里人从私塾里赶了出去,说他道德败坏,不适合在教孩子读书。</p>
易川的父母也在舆论的压力之下抑郁而亡。易川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也对不起恩师,便在一次名落孙山之后,再也没回村子,但后来他再回去的时候,已经是追悔莫及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