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有一千余兵丁的俞大猷开始加强探查,试探性的向周围扩展活动范围,很快收复了两三个镇子。
又是忙到深夜,钱渊疲惫的躺在床上,心里盘算如果明日粮食还运不到,那部分难民就要饿肚子了……
“渊哥!”陆树德兴奋的举着书信冲进来,“华亭无恙!”
“真的!?”钱渊猛地从床上弹起,抢过书信,“还好,还好……终于有个好消息了!”
五月初六,六百倭寇攻华亭,三日不克,朝廷新设吴淞副总兵一职,由刚刚到任的苏松海防道佥事董邦政兼任。
五月十六,千余倭寇再攻华亭,侯继高坚守城池,董振邦率军来援,两相夹击,倭寇败退向苏州府方向进发。
这段日子,陆树德和孙克弘两人虽然想为守城出把力,但一个年纪尚幼,一个只知道挥毫泼墨,所以一直留在项府。
“是啊,终于有好消息了。”孙克弘苦笑附和。
这七八天内,俞大猷那边派出去的信使带回来的几乎没有一个好消息。
嘉兴府还算好,除了海盐、海宁、平湖之外的大部分失地都已经收复……当然了,实际上是倭寇抢够了,抢完了,剩下的城镇不想去啃硬骨头,毕竟他们是来求财,而不是攻城略地造反的。
所以,收获颇丰的倭寇实际上,是施施然被礼送出境的。
但其他地方就糟了,苏州府除了内城还算安全外,其他地方都遭到倭寇侵袭,崇明县早就沦陷,嘉定、昆山都被攻破,从金山、平湖上岸的倭寇一边攻苏州,一边分兵北上,劫掠通州等城,焚掠各地盐场。
徐海攻占武康后,就如俞大猷、钱渊预计的一样,一路北上攻长洲、宜兴,在常州府大闹了一场后又攻常熟,腹背受敌的苏州府已是岌岌可危。
最要命的是一股多达两千多人的倭寇,据信使说其中有大量倭人,居然攻江阴不克后绕行,沿长江西进攻镇江,不克后又再次绕行,出现在扬州城下。
要知道扬州、镇江就在南京城边!
现在不仅仅是东南沿海了,全天下都被震动了。
西苑万寿宫。
一排大佬恭敬的在殿门外等候,一个胖乎乎的老头站在门口处时不时来回走上几步,他就是去年升任司礼监掌印太监的黄锦。
“猴崽子滚远点!”黄锦小声啐骂将一个年轻太监赶远,眼角余光瞥了眼那些大人物。
内阁首辅严嵩一副行将就木的模样,瘦长的脸上一丝表情都没有。
内阁次辅徐阶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本来个头就矮,这下子几乎都要缩下去了。
内阁群辅吕本一脸严肃,但眼神涣散,很显然,他对什么都无所谓,反正肩膀窄什么都扛不起。
吏部尚书李默一脸愤然,时不时盯着殿门,脚尖左右扭动。
而兵部尚书聂豹一脸平静,站在那儿纹丝不动,只眼中带着丝丝哀伤。
黄锦在心里叹息,这五个人除却上位不久的李默和充数的吕本,剩下三人关系真够错综复杂的。
严嵩和徐阶是死对头,但面子上却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徐阶和聂豹是名义上的师生,但前者对后者的排斥并不是什么秘密。
而严嵩和聂豹是同乡,后者前些年下狱后曾写信给前者,可惜严嵩当时和夏言斗得你死我活,没有理会。
殿门开了,一个国字脸中年人出门,拱手行礼,“黄公公,陛下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