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atcFile = "/www/wwwroot/xin_floatAdc.txt"; 外行看史记(西桐居主人)_第22章 赢在眼光(2 / 2)_外行看史记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新笔趣阁

第22章 赢在眼光(2 / 2)

水稻不适合北方种植,不是气候问题,而是因为现在北方缺水。大禹治水,水是最不缺的。看看他前面屯湖的目的,就知道他用来种水稻了。至于地,闲地有的是,开垦就成了。有了地和水,就剩下稻种了。稻种应该是发现的。在水的附近有一种伟大的植物被发现了,经过尝试,发现可以食用。目前世界第一的农作物就这样走向了世界舞台。中国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应该就是在那个时候出现的,而且是北方。迁哥说大禹安排伯益教大家种水稻,没有说伯益发现了水稻。应该是当时水稻已经开始种植,只是适合种植的水田少,大禹治水建造了大量的水田。还有传说伯益发明了水井。也应该是大禹治水过程中,修建堤坝需要挖土,不小心挖出了水,就发明了水井。有水井,水稻种植就更加可以扩大规模了。种植多了,产量就多了。多余的粮食需要储备,用来救急,那么建立粮食储备库吧。后稷的工作就是管理粮食储备。看看,一系列的粮食制度建立起来,人事也得以安排。

政治就是制度和人事这两大块内容,有了这两大块,政治就建立起来了。

江湖就是利益场。大局观决定了选择。

第二,大禹又干了一件非本职工作,巡视各地特产,确定了各位大佬贡品的额度,还顺便视察了各地山川的情况。

看吧,大禹的目的到底是干啥?

继续干非本职工作的目的。帝舜派你出来是治水的,随便旅游一下,看看美景也就算啦,还干别的非本职工作,必然有其目的。什么事情都有目的性,大禹干本职工作以外的活,显然是有想法的。

贡品的意义。一是各地大佬有什么特产,帝舜并不一定都知道,毕竟信息闭塞。大禹借治理洪水的机会,走遍中国,了解了当地特产,借机向帝舜进贡,表表忠心。二是给各位大佬们趁机聊聊天、吃点特产,主要是为了拉近关系。没准,还得做做大佬们的思想工作:你看,你们盛产桔子,又不值钱,给他点,自己花费少,别人还高兴,岂不是一举两得。三是洞晓物产。全国各地生产的东西,心里都一清二楚,就知道了去哪寻找自己需要的物资。不白要,我有粮食,换换行不?当然行,互通有无是双方受益的事。大禹就有了全国的物资,还建立了自己初级的商业模式,拥有了源源不断的物资来源。

看各地山川走势。这一点倒是和本职工作有关系,反正也得到处测量高山,做这点事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但是,全国各地高山多啦,不是什么地方都有洪水,否则人们在哪居住呢?大禹把各地高山巡视一遍,显然也是有目的的。最直接的怀疑就是军事用途。

其实,看似非本职工作,恰恰是大禹能够成功治水的原因所在。

战略上体现在大局观,从全国或者说是洪水有可能涉及的区域通盘考虑。知道山势走向,才能够合理安排水流的方向。战术上体现在见微知著,知晓各地物产,才能够知道怎样更加有利的促进生产,不因引水造成损失。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找出解决问题多的办法,是很好的一个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