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反问:
“我是救驾有功的真宁县君,还是尚秦夫人的义女。如今住在忠勇公府。纵然抗旨是死罪。但皇上也不可能真的判我死。哪怕凭我身中五箭救驾的功劳,皇上也总该网开一面。更何况,我抗的是自己婚姻亲事,并非什么朝廷大事。皇上总不能为了逼婚就让我死吧。另外,其实我也不算是抗旨。毕竟皇上说是指婚,但还没有真正下旨,只是有了这个念头。所以我也不算真正抗旨。综合下来,我有把握皇上会留我一命。”
安宁不是傻的,不会明知是死还撞上去的。
听完安宁的分析,梦蕊一愣,突然想道:“难道姑娘早就知道皇上会判您出家?”
安宁看了梦蕊一眼,微微一笑。没错,安宁确实计算过。违背建康帝的旨意有九成的可能会被判出家。毕竟,因着安宁的功劳,建康帝不能让她死。否则传扬出去。皇帝为了逼婚逼死有功的女子,就太有损皇家的脸面了。流放同理。但同时,建康帝也不可能不惩办安宁。毕竟天子一怒,伏尸百万。皇帝的威严也要维护,不可能让个小女子反抗之后再全身而退的。
所有,折中之下。让安宁出家就是最好的选择。毕竟,是安宁自己说在佛前发了誓,那么建康帝成全安宁让她出家就理所当然。同时,因为出家对女子来说是莫大的惩罚。所以也算维护了皇帝的威严。世人说起来,只会说安宁不识好歹。安宁倒霉。而不会对皇家有一丝微辞。
前面就说过,出家对安宁来说是求之不得的。曾几何时,安宁甚至亲自去过水月庵去寻一席之地。只可惜水月庵不是善地。但是现在,她却完全可以找一个善地去过活了。
所以,在中秋宴上安宁可以说是主动选择了出家这样的惩罚。安宁就是知道建康帝会做出这样的裁决才会说什么在佛前发誓之类的话。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是最好的收场方式,对安宁也是最好的。说到谋略,不止那些大人物们有,安宁也是有的。安宁的谋略虽然粗糙,但也实用。
“其实你们不用和我一起去的。”
安宁向着宝珠,又晴和梦蕊说道。当时安宁从宫里回来,知道安宁要去出家后。宝珠,又晴,梦蕊三人便说要和她一起去。安宁怎么劝都不听。现在安宁忍不住再劝:“我出家是因为我自愿,你们就不必趟这混水了。再过几年你们也该嫁人。为了我不值得。更何况也不是去受苦的。长夷给我准备了最好的寺庙。里面所有的人包括主持都是长夷安排的。不会有任何人敢为难我。你们真是没必要去。白白耽误了你们的年华。”
“姑娘说的什么耽误?”又晴叹道:“之前不是就说过了,我们和姑娘去也不是为了共苦什么的。也是为了没办法。前儿二夫人的陪房又给她家儿子说事。说她的儿子看上了梦蕊。非她不娶。若不跟着姑娘。梦蕊就要跟着那个酗酒赌博的混子了。至于我,不用说,姑娘也知道。那服侍老太太的婆子的孙子又是什么好人物?若不服侍姑娘,我们,”
说到这里又晴有些说不下去。沉一沉才说:“我们虽是被培养的大丫鬟。可终究也是个丫鬟。主子们平常看我们再好。可要拿我们做人情的时候。也不会在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