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atcFile = "/www/wwwroot/xin_floatAdc.txt"; 屐痕点点(炼石)_正文 除夕出游(5)(1 / 1)_屐痕点点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新笔趣阁

正文 除夕出游(5)(1 / 1)

屐痕点点 炼石 0 字 2021-05-17

除夕出游5

五、天然塔

走在沿江大道延伸段上,拐一道弯,远远地就可以望见那座砖石叠砌,八棱七层,高约42米的天然塔的雄姿。这条沿江大道的贯通,使得原本藏在杂草丛生的天然塔脱颖而出,真正成为了宝塔河一带极富盛名的地标。

天然塔的修建很有戏剧性,相传这座塔始建于晋代,由当时的著名文学家郭璞于西晋末期侨居宜昌当时叫夷陵时所建。到了明代崇祯末年,那个夷陵人、大学士文安之认为原塔塔体低卑,塔宝狭窄,且年久失修,愿慷慨捐资,于是乎,就把原来的宝塔给拆掉,可是由于满清入关、明朝灭亡,文安之匆匆出逃,此事就不了了之,可见那个家伙也就是一个口头革命派。

直到清乾隆十年1745年,东湖县今宜昌市的士民捐资在原塔基处重建天然塔,奇怪的是屡建屡垮,没有能够成功的。直到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春,才由东湖县当时的士绅徐经业、王永言、卢鸿儒、覃永泰、张文学等10余人捐资重建天然塔。历时3年终于建成。现存的天然塔便是清乾隆时这次重建的古建筑。

我已经不记得自己曾经来瞻仰过这座宝塔几次。小时候当然来过,那个时候就可以沿着塔内的145级石梯盘旋至。的时候也来过,那些八大金刚负塔的石雕都被砸烂了狗头,不过塔的那个当做避雷针的铜人还在。后来,天然塔被宜昌纸厂的围墙团团围住,有一年在那个厂的供应科的朋友那里喝酒,几个人一时兴起,也高一脚低一脚的去爬过宝塔,那个时候宝塔已经荒芜了,周围堆的都是芦苇,塔内到处臭气熏天,爬上去根本看不见34舳舻相接,帆桅如林34的夸张,也没有任何34鞭打五龙34的印象,其实只是一种文人的牵强附会而已。

关于修建天然塔的缘由,曾经有过不少的争议,据清同治三年1864宜昌府志o艺文志中的宜昌知府王春熙的重修天然塔记一文记载:34东湖为古彝陵州,西南滨江,江之南有葛道山,为客山,屹然高耸,城东主山卑弱,受其欺压。且江水自西峡一束,经西城而东,直泻荆门,非高标凌跨,无以束其势。故城南青草铺有塔,岿然耸峙江干。旧传晋郭景纯侨寓时所建,培地脉,壮文峰,制客山,镇水口,咸于塔乎是赖。34

而根据王春熙的前任东湖县知县何学青1784年在任的重修天然塔记的记载:他赞成袁崧在宜都山水记中对宜昌的评价:34山秀水清,类产俊异,信不诬也。然国朝清以来,科举及第者寥寥不过数人,深表惋惜。34 他的遗憾是有根据的。据宜昌县志初稿卷六记载:在长达152年的科考中,东湖县中进士的只有2人顺治时1人,康熙时1人,乾隆一朝为空白;中乡试举人的也只有11人顺治时1人,康熙时6人,乾隆时4人,实在令人汗颜。

这样的人才空白确实是与康乾盛世的整体繁荣极不相适应。囿于历史的局限,东湖县人士最终接受了风水说。相信了袁崧这个形家风水先生对这里做出的34塔处巽地、占文明、不宜弃34之类的话,即青草铺这个地方在八卦上属34巽34位,有利地方文明昌盛,而原来的宝塔因为被文安之拆掉了,所以才导致清不如明、宜昌出不了人才的现象发生。于是那些士绅们主动捐资,重建天然塔,34慨然以继修是任34,据毛鸿重修天然塔记称:徐经业34亲躬督率、区画指挥,罔辍寒暑。34可以说,天然塔凝结了那些有识之士的期盼和向往。

同时,那个由于调任鹤峰知州,过了二年才回到夷陵的何雪青欣喜地发现天然塔已然建成,在与夷陵34诸生34塔下聚饮时,何雪青说道:34为学之道,端在此矣,有基而弗修,终归荒弃。志定于崇朝,业专于精进,数十年未竟之绪,不三载而观厥成,此在人之自为耳,岂真有天然之塔哉34

为了天然塔修建的来历,我曾经与一个叫34大懒猫34的网友在天涯宜昌社区发生过争议,现在从史料上看来,他所说的34鞭打五龙34有道理,我所说的弥补风水之憾,弘扬科举及第也没有错,不过仔细想想,还是觉得后者合情合理一些。还有一点值得记载的,我以前仅仅知道天然塔这里现在属于宝塔河街办,以前属于窑湾公社汉宜大队,这一次翻阅资料才知道这个地方就是本人曾经遍寻不得的更远时候的青草铺,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这一次到来当然是在天然塔经过了大规模的整旧如旧之后,于是宝塔又恢复了旧日的古朴、敦厚和典雅之美。依然是34层层出檐,其下皆有拱装饰。塔座八角34,依然是34塔门西向大江,石额刻39天然塔39三字,边框饰二龙戏珠及云纹图案;门楹刻:39玉柱耸江干,巍镇荆门十二;文峰凌汉表,雄当蜀道三千。34可就是大年除夕一把大锁把塔室给锁住,当然就不能登临塔一饱眼福了。

不过这一次的大规模的修缮却使得天然塔这一带成了整个沿江大道和滨江公园最优雅、最精致、最漂亮和最引人入胜的一个去处。不远处的江边正在建设江滩公园,据说将设置4个游船码头,这里将成为三峡游的重要通道。而咫尺之间的那个与天然塔遥相呼应的小土坡曲径通幽、树木葱茏;在天然塔的四周,不仅有悠然自得的凉亭,还有很有特色的三峡石、不仅有体育健身,还有排排宫灯造型的照明、错落有致的小道,

走下宝塔基座,拾级而下,江边有一个古朴的茶室和咖啡屋,再继续而下,就可到与烟洲坝遥相呼应的江边护坡,江面渔舟点点,江边汉白玉栏杆像一条彩带,不远处的铁路专用彩虹桥上列车无声无息的飞奔,就真的像是一个美丽的梦幻。而到了夏日,择一月明风清之时,携几个好友,或者是红颜知己到这里品茶,一定不虚此行

就和时任清东湖知县的明佩说的那样:34一切禅堂佛座之庄严,亭、榭、花木之壮丽,凡来登眺者,咸称为胜地。34这里无疑就是新宜昌的一张城市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