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南正街印象下
新世纪开始那些年,自己也时常到过当阳,不过就是乘火车路过,与那座城市的中心城区和南正街擦肩而过,谁知其后一别就是十多年过去,也叫弹指一挥间。这次是老同学的儿子在当阳港湾大酒店举行婚礼,喜宴后看了一会儿麻将,也不想休息,趁着微醺的酒兴、也趁着秋天难得的午后阳光,走过正在清淤的清水桥,沿着车水马的玉阳路、熙熙攘攘的南正街、很有些历史的长坂路和闲得很安静的东群路也在当阳的主要街道上转了一个圈,就又有幸和当阳的南正街有了一次故地重游
我们去的时候,南正街综合改造市政工程项目已经进行了半年多,道路中间依然被沾满泥浆的隔离板给围住,听得见挖机破土时发出的沉重声,也看得见几个工人在其中忙碌,但依然没有紧张而热烈的工作场面。看了一下贴在一张波纹板上的通告,说南正街是当阳的主要交通干道,但部分路面破损情况比较严重,加上排水管网不能满足正常运行。为了提升道路通行能力,解决沿线排水问题,市委、市政府将其作为2016年34创卫34的重点项目进行改造施工,声称要34全面提升其商业氛围、环境品质和景观形象,为广大市民创造一个宜居宜商的综合环境。34
很难说这次综合改造的效果如何,只不过在我的印象中,这条长长的南正街似乎和我印象中的那条商业街没多大的变化:还是不宽的路面,还是高大的行道树,还是有些过时的人行道上的荷兰地砖。还是在一起的线路;道路两边的商店似乎也和原来一样,一家连一家,不算新潮,也不太时尚,门面都不大、甚至有些局促,可是店面很深,货架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除了几家银行,图书馆和商贸城,也就是供销大厦和雅斯广场构成的那个十字交叉路口的天桥处显得稍稍大气。也就是因为修路,自认为熟悉当阳的年轻司机也不得不在封了路的天桥处折转返回。
其实南正街还是和多年以前有许多变化的,至少商铺的招牌变得整齐和明亮了,门前的那些音响喇叭虽然和原来一样还是此起彼伏的大声招揽生意,可是不少刚刚经历了双十一的商家却居然坚持不还价,声称是明码实价;有了些知名的服装品牌店,也有了一家充满喜庆的婚纱影楼,不过整条南正街更多的还是宾馆饭店和餐馆酒楼,走在大街上,烧烤的香味四处飘香,显得很高档的金店大门紧闭,隔着临街玻璃望进去,也有些金碧辉煌的感觉,就是卖肉夹馍、棒棒鸡的那家店似曾相识,当然指的是所在的位置。
不记得曾经为什么去过南正街的菜市场了,印象中和宜昌的那些农贸市场一样,人来人往很正常,有些混乱也很正常,现在经过改造后的南正街市场没进去,只是站在路边望了一眼:因为我去的时候已是午后时分,卖菜的和买菜的都不多,不过就是把原来的大棚改成了预制结构罢了。门口除了有些运货的车辆胡乱停放着,甚至还有摆地摊的菜贩,所以才会被省里来的暗访组督促整改,不过,宜昌其实也是一样的。
当阳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经济发达、生活富裕众所周知,南正街的生意红火也是不争的事实。只是相隔不远、大力打造的那条步行街据说因为缺乏行业的各大品牌巨头入驻,被那些满怀希望而来的小商家们抱怨成34欺诈业主,虚假宣传,误导投资,天价房租,冷清市场34,甚至一度采取集体关门的形式进行抗议不过那已经是几年前的事了,也不知近况如何。看着南正街即便是在改造期间,逛街的人还是多的,生意还是很好的,就想起了氛围、人气,还有历史。
南正街上的不少建筑似乎都进行了重建,有些新建的多层建筑在从前的那些灰扑扑、有些厚实的老式建筑中有鹤立鸡群之感。不过少见那种现在在宜昌随处可见的大型塔楼,有人说是因为当阳空军基地不允许高层建筑影响飞行,一听就显得可笑,别说在高新区的环城南路上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就是那座军用机场也离中心城区有相当的距离,起降飞机自然没有任何问题。其实只要在那些房屋中介门口看看当阳的房价就知道,一套地处南正街的3室2厅2卫、面积为133平米、楼层共9层,本套处于5层的2010年建成的毛坯房,挂牌价居然仅为42万元,这样的房价放在当阳这样的平原城市自然对唯利是图的开发商根本没有什么吸引力。
当阳是个宜昌托管的一座县级市,中心城区也就是原来的玉阳镇,住在其中的也就上十万人,虽然当阳周边工业发达,陶瓷、化工、建材似乎是支柱产业,在高速公路上就可见高大的烟囱烟雾弥漫,空气污染自然也有些严重。不过都在外围,以南正街为代表的中心城区因为不是宜昌西陵区那样人满为患,所以街道边的人行道上经常可以看见孩子们骑着自行车一掠而过的身影,街道上更多的是被那些很轻巧的电动车和大马力的摩托车所占据,城市公交是那种小型车,也是一种风景。
其实,相对于宜昌的那种大红大紫的繁华喧闹,南正街的现在给人一种小家碧玉、清新怡然之感,在宜昌的南正街早已在城市改造的大潮中消失得无影无踪的现在,站在那条依然还存在、而且充满活力的当阳南正街上就感到很有价值。似乎历史的光影依稀阵阵掠过,这里有着现代的繁华和祥和的弥漫,就和那首诗里所写的那样:34穿着油菜花织就的盛装,站在风云际会的长坂坡上34,至少存在决定一切,不仅是思维和意识,还有历史和现实。2016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