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atcFile = "/www/wwwroot/xin_floatAdc.txt"; 三国往事(章韩)_第六十八章 夷陵之战(2 / 2)_三国往事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新笔趣阁

第六十八章 夷陵之战(2 / 2)

三国往事 章韩 0 字 2021-05-23

陆逊和刘备就这样相持了半年。

从222年的正月到六月,两军仍然相持不决。

刘备在西边延绵八百里连营。而陆逊则死守猇亭和夷道。

这时刘备不耐烦了。因为他知道蜀兵劳师远征。已经疲惫不堪了。

于是刘备想尽各种办法,让陆逊出来决战。

刘备频繁地派人到阵前辱骂挑战。但是陆逊沉住了气。不予理睬。

一种办法不行。刘备又尝试用另一种办法。

刘备派遣吴班率数千人在平地立营,另外又在山谷中埋伏了八千人马。企图引诱吴军出战。刘备的想法就是在此聚歼陆逊的军队。

但是刘备此计未能得逞。

陆逊不为此动心,继续坚守阵地。

陆逊为了坚守阵地。为此还给孙权写了一封密信。

这封信的内容是:

“刚开始刘备水路并进,臣还有些顾虑。现在反而是舍弃了船只到陆地上来,还处处扎营。我已观察刘备的部署。料定比无变化。请君上不要担心。”

陆逊给孙权写这封密信的意义就是稳定军心。请孙权不要操心。一切交给陆逊来处理就可以了。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相持阶段。蜀军的将士们逐渐斗志涣散松懈了,失去了主动优势地位。

时间到了六月份,六月的江南,正值酷暑时节。暑气逼人。蜀军将士不胜其苦。刘备无可奈何。只好将水军舍舟转移到陆地上,并把军营设在了深山密林里。

刘备还命令全军屯兵修整。准备等待到秋后再发动进攻。由于蜀郡是处于吴国境内二三百公里的崎岖山道上,远离后方。所以后勤保障很困难。再加上刘备百里连营。兵力分散,从而为陆逊实施战略反击提供了可乘之机。

陆逊在看到蜀军士气全无。他放弃了水陆并进,夹击蜀军的作战方针。他认为战略反攻的时机已经成熟。

为此,陆逊第二次写密信给了孙权。

信中的内容是这样的:

“交战之初,所顾虑的是蜀军水陆并进,夹江直下。眼下蜀军舍舟就陆,处处结营,从其部署来看,不会有什么变化。这样就有了可乘之机。击破蜀军,当无困难。”

孙权看后,当即批准了陆逊这一计划。

这时吴军开始行动了。

陆逊在进行大规模反攻的前夕,先是派遣了一个小部队进行了一次试探性的进攻。

这次进攻虽然未能奏效。但是陆逊找到了大破蜀军的方法——火攻蜀军连营的作战方法。

这时的江南正是炎热的夏季。而蜀军的营寨都由木栅所筑成的。而且周围又全是树林,茅草,一旦起了火,就会烧成一片。

决战开始了。

陆逊先是命令先头部队的士兵每人都带一把茅草,到了刘备的军营就放火。同时进行猛攻。一旦火势形成,诸将同时出击。

顿时间火势猛烈,蜀军大乱。陆逊乘势发起反攻,并且迫使蜀郡军西退。

而且在蜀军西退的时候。撞见了吴将朱然。朱然顺势对蜀军前行猛攻而且朱然和韩当带兵切断了蜀军的退路。

潘璋带领军队猛攻蜀军的冯习部,大破冯习部。

诸葛瑾,骆统,周胤诸部配合陆逊的主力在猇亭一带向蜀军发起了攻击。而守御夷道的孙桓部也主动出击。投入了战斗。

吴军的进展很顺利,很快就攻破蜀军营寨四十余座。并且用水军截断了蜀军长江两岸的联系。

蜀军将领张南,冯习及土著部族首领沙摩柯等阵亡。杜路,刘宁等御甲投降。

刘备见蜀军全线崩溃,逃往夷陵西北的马鞍山,并命令蜀军再围着山自卫。

陆逊则是集中兵力,四面围攻。又歼灭了蜀军近万人。

至此,蜀军溃不成军。死伤逃跑的。不计其数。军用物资丧失殆尽。

于是,刘备乘夜突围逃跑。逃跑到了石门山(今湖北巴东东北),被吴将孙桓追逼,刘备差一点就被生擒。后卫将军傅彤等被杀。

后来,刘备又逃上了山道。一路踉踉跄跄,才得以摆脱追兵,逃入了永安城中(又叫白帝城)。

这时,在江北防御的黄权。刘备败退后,黄权也准备撤退。不料黄权军半路被吴军截断了。不得已于八月率众向曹魏投降了。

同月,马良向西北撤退时被步骘截击而死。

至此,夷陵之战结束了。

此战,刘备军几乎全军覆没,阵亡数万人。而陆逊一战告捷。提升了自己的威望。

刘备逃到白帝城后,不久刘备染上了重病。无力回天。再也不能领兵打仗了。

刘备在白帝城安心养病。

重病在身的刘备感觉自己的时日已不长了。

刘备便准备在白帝城安排后事了。

于是,刘备召来了诸葛亮和李严。

一场刘备白帝城托孤的剧情即将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