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atcFile = "/www/wwwroot/xin_floatAdc.txt"; 三国往事(章韩)_第七十章 黄元的叛乱(2 / 2)_三国往事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新笔趣阁

第七十章 黄元的叛乱(2 / 2)

三国往事 章韩 0 字 2021-05-23

后来,好奇谈而无实际战功的马谡,实际上与众将早有隔阂,只是鉴于其兄长马良之关系,才维系到了现在。然而,皇帝去世前的种种迹象,让紧随皇帝刘备的战将们心有余悸,多多少少对丞相诸葛亮有了些看法。

在对待黄元的问题上,朝廷上有大臣就提出了一定的反对之声。只是这反对之声,是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来的。当时,马谡就任越嵩太守,其处地理位置就紧挨着黄元所辖之地。大臣提出了反驳意见,如果说黄元是反叛性质,他就有两条路可走,一是直接进成都,杀死皇太子,夺取政权。二是进军越嵩地区,进入南中,据地反叛朝廷。

于是朝廷开始对黄元的叛乱展开讨论。

其中老臣杨洪称黄元“素性凶暴,无他恩信。”

黄元的性格也是如此。

“素性凶暴”,足可见黄元是一员虎将,除了皇帝以外,只有几员大将是可令其心服可服的,其余之人难以掌控此人。不然,皇帝刘备开国以来就任命他为汉嘉郡太守呢。刘备就是知道黄元这样性格暴躁的将军才能胜任这一职位。

黄元的凶,可以体现他治军有方。部下难以抵抗其指令。

黄元不仅“凶”而且“暴”。黄元不听朝廷之令,以下犯上。所以被杨洪定义为“暴乱”。

皇太子刘禅对此人也是深恶痛绝的。待将其押解到成都,直接问斩了。

而且黄元还无恩信。在长达四个月的时间内,他的部下紧随其反叛。丞相诸葛亮的言论。在当时蜀郡各地威望之大。而黄元就是不听诸葛亮的话,还带兵反叛。

那我们现在就来了解一下黄元反叛的事态发展。

黄元自从“举兵据守”以来。从前年(222年)冬十二月,到次年(223年)二月诸葛亮离开蜀地。这三个月,黄元命令自己部下完全按兵不动的。就是始终坚守在汉嘉郡。

而当诸葛亮从成都到永安,诸葛亮一走。223年三月黄元就进军烧毁了临邛城,黄元一步步走向了背叛朝廷的道路。得到消息后的诸葛亮立即率大军前去征讨黄元。

黄元自然不是诸葛亮的对手。

结果是诸葛亮使用了“反间计”。

诸葛亮离间了黄元和他的部下。

223年四月,黄元被自己的亲兵擒拿至成都。被皇太子刘禅所斩首。

至此黄元的叛乱才得以平息。

在不过短短五个月的时间。黄元的叛乱就结束了。

而作者认为这不是一件简单的蜀汉内部叛乱的事件,更暴露出了蜀汉政权内部的不稳定性。

在鉴于巩固蜀汉本土的迫切性,树立自己的威望。这些更加坚定了皇太子刘禅斩杀黄元于成都的决心。

当然,这一及时必要的果断之举,不但维护了少年皇太子刘禅的地位,同时也消除了危及诸葛亮地位的祸患。由此完全确立了诸葛亮在蜀汉朝廷中的权威。为诸葛亮以后的政治和军事行动扫平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