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228年一月,吴国的朝廷内。吴国的文武百官们都劝说孙权即皇帝位。他们等待这一刻已经很久了。
四月份,有奏报说在夏口,武昌出现黄龙,凤凰的吉兆。
七日,孙权在武昌南郊即位。当日便下令大赦天下。并且追封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母亲吴氏为武烈皇后,兄长孙策为长沙桓王,又册立吴太子孙登为皇太子。(孙登是孙权向魏称臣后,才被立为吴太子的)
这样以来,魏,蜀,吴三国的领导人都相继称帝了。
而他们都有一个称帝的理由。
魏称帝(指曹丕)是受了汉的禅让,蜀称帝(指刘备)是汉的后继。那么吴称帝(指孙权)的理由是什么呢?
可以大致归为以下理由:
汉命数已尽,天下大乱。奸臣曹丕趁机篡夺,曹睿继承了父亲(曹操)的奸邪。吴国的志向在于天下安定。现在大臣们都说汉的天命已尽,天降吉兆祥瑞,应该即帝位,这是天命,不可违背。顺承天命即帝位,所以魏国,蜀国,吴国都立起了帝王。
孙权以此理由,顺应天命在武昌称了帝。建国为吴。改元黄龙年号。
至此,魏,蜀,吴三国的统治者都已称帝。
孙权称帝的消息传到了成都。
诸葛亮得知消息后,于229年6月。派陈震去祝贺孙权称帝。陈震还受诸葛亮的委托与吴国结为盟好。至此,吴蜀夷陵之战之后,吴蜀之间首次重新结盟。吴蜀关系得到了修复。
陈震传话,蜀国与孙权分割天下。并立下盟约:豫州,青州,徐州,幽州属吴国,兖州,冀州,并州,凉州属蜀国。以函谷关作为边界。
九月,孙权把武昌迁都至建业。孙权临走时,委托陆逊来辅佐皇太子孙登来治理武昌的事务。
随着孙权称帝以后,三国鼎立的形式已经完全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