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atcFile = "/www/wwwroot/xin_floatAdc.txt"; 三国往事(章韩)_第八十一章 公孙渊斩来使(1 / 2)_三国往事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新笔趣阁

第八十一章 公孙渊斩来使(1 / 2)

三国往事 章韩 0 字 2021-05-23

在230年,春。魏国新修造了合肥新城。

而吴国这边也没有闲着。孙权派卫温,诸葛直带兵一万。渡海去打探夷州,亶州。

夷州就是现在的台湾,亶州是广东南部和南海一带。

孙权想得到这两州并不无道理。

夷州是孙权一直想得到的地方。早在孙权攻下百越时。就听说了夷州的丰富资源。

亶州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就是所谓的长生之说。是秦始皇派徐福去的地方。

然而,卫温,诸葛直未能到达亶州那里。但是他们到达了夷州。他们虽然到了夷州。只带回来了数千人。到了231年,卫温,诸葛直被杀害。

虽然孙权的探索遭到了一定的挫折。但是孙权并没有就此灰心。而是把自己的目光投向了辽东半岛上。

232年,下定决心的孙权派周贺,裴潜从海路前去辽东。十月,魏国的田豫被周贺所杀。

当周贺,裴潜到达辽东的时候。辽东太守公孙渊称愿将自己的地方。作为吴国的藩国。

周贺等人回去后,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孙权。孙权一听,十分高兴。准备封给辽东公孙渊爵位。让这个公孙渊作吴国的藩国。

可是强扭的瓜不甜。

233年,孙权不顾群臣的反对。毅然派人出使辽东。然而公孙渊才不吃这一套。

公孙渊认为当务之急是和自己身边强大的魏国搞好关系。而不是受远在千里之外的吴国的封爵。

这一点在公孙渊心里。是心知肚明的。

于是,公孙渊作出了一件很不人道的事。斩了吴国的来使。并将来使的首级送给了魏国。为了就是加强与魏国的关系。

孙权得知消息后,勃然大怒。冲昏了头脑的孙权想亲自去讨伐公孙渊。

看到自己主公的不理智行为。陆逊和薛琮自然会来劝谏孙权。

他们劝孙权的理由是:

1天下局势未定,现在吴国的政治和外交不稳定。

2辽东公孙渊势力距吴国千里之外。根本就是劳师无功。

3待到吴国北伐魏国的机会,再伐辽东公孙渊也不迟。

孙权还算是个明君。听了陆逊和薛琮的劝谏。暂时打消了讨伐公孙渊的念头。

孙权虽然不去讨伐公孙渊。但是这一年。孙权亲自带兵攻打合肥新城。又让全琮去攻打六安。都没有获胜。

公孙渊在辽东割据一方。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不少史学者认为“三国”不是指三个国家。魏,蜀,吴。其实是“四国”。这第四个国家就是辽东的公孙渊了。

因为公孙渊的辽东占据的地方太小。所以在三国历史上,常常被人们所忽略。

很多人对公孙渊很陌生,那么公孙渊又是什么来历的呢?

公孙渊在辽东是以前辽东太守公孙度之孙。左将军公孙康之子。

公孙康死后,因为其子公孙晃和公孙渊等年纪尚小。众人于是拥推其弟公孙恭为辽东太守。

公孙恭没有执政多长时间。公孙恭就因病渐渐变成了阉人,不能治理辽东。

在太和二年(228年),公孙渊逼夺了叔父公孙恭之位。

魏明帝曹睿不听刘晔劝告,拜公孙渊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