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atcFile = "/www/wwwroot/xin_floatAdc.txt"; 三国往事(章韩)_第八十六章 蜀国四相(2 / 2)_三国往事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新笔趣阁

第八十六章 蜀国四相(2 / 2)

三国往事 章韩 0 字 2021-05-23

告示的内容自然不用作者详解了。就是魏延不同意自己断后。还要把告示给魏延手下的主将们看看。

魏延写完告示之后,还让费祎与自己一起在告示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实为手书连名。

费祎知道事情已不妙,便不再给魏延多啰嗦。

于是,费祎便向魏延讹道:“我当为您回去劝解杨仪,杨仪是文官,很少知道军事,他肯定不会违反丞相的命令!”

说完费祎便出门策马而走,魏延这时有些后悔了,可是追悔莫及了。

后来的结果大家应该都知道了。魏延反叛了,最后被杀了。

费祎不仅是治国有方,善于调解不和。而且还善于用兵,略懂军事。特别是蒋琬去世之后。费祎接替蒋琬的位置。

时间到了244年。魏国大将军曹爽,征西将军夏侯玄等出兵汉中。镇北大将军王平据守兴势。

费祎得知消息后,便留镇南大将军马忠于成都。自己带兵向汉中兴势救援。

费祎到达兴势之后,果然打退了敌军。究竟费祎是怎样击退了曹爽的大军。我们以后会讲到。

费祎打退曹爽之后。刘禅给费祎加侯晋爵。封为城乡侯。九月回到了成都。

这时的费祎对蜀国的贡献和名声。已和前任蒋琬不相上下了。

从244年到248年之间。费祎一直致力于蜀国的治国安邦。为蜀国作出了不少贡献。

238年,费祎带兵进驻汉中。

从蒋琬到费祎,虽然两个人当时都身在外地。不在朝廷。然而国家的一切恩赏刑罚都要先询问他们两人。作出决断,之后才会施行。

这全依赖于后主刘禅对他们的信任程度之高。

这也有可能是诸葛亮安排的好。

252年,刘禅命令费祎开府办事。

费祎开府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253年正月。蜀汉举行了岁首大会。费祎也在会上。喝酒助兴。

这时,有一个魏国的降兵叫郭修的人。趁费祎毫无戒备的时候,被郭修手持刀刃一刀刺死。

费祎死后,人们追封费祎为敬侯。

跟费祎一起治国的还有一个董允的人。

董允是南郡人。早年在益州牧刘璋手下为官。

董允和费祎关系可不一般。他俩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董允年少时就和费祎是朋友。以现在的话来讲,他俩就是生死之交。

后来刘备入蜀后,董允和费祎都双双投靠在刘备手下。

起初刘备只是给了费祎和董允小官来做。

在223年,刘禅即位后。两人都升了官。是后主刘禅身旁的近侍之臣。

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准备北伐,驻兵于汉中。

诸葛亮也很清楚后主刘禅年纪尚轻。缺乏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

诸葛亮觉得董允为人正直,是非分明。于是想委任他负责处理皇宫内的事务。

于是,诸葛亮出兵北伐走之后。安排董允负责协助刘禅处理宫中事务。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了郭攸之,费祎,董允的名字。希望刘禅多多听取他们的意见。

不久,诸葛亮带上费祎一起去北伐。而留下了董允负责宫中事务。

董允负责了宫中事务。董允处理事务有一个原则。就是以防制为主,并经常敢于匡正刘禅的不当行为。

刘禅经常想选一些民间美女来充实后宫。董允则是劝刘禅不应该立过多的后妃。并认为这种做法不符合古代天子的礼仪。

董允是这样说的:“从古至今,天子的后妃数最多12个。今天子的姬妾们已满。不宜再增加了。”

由于董允坚持不允许刘禅的做法,刘禅也无可奈何,此后变得更加畏惧他。

当时,诸葛亮北伐在外,蒋琬负责处理丞相府的政务,而董允则负责在宫中扶持着后主刘禅,共同保持蜀汉的大后方稳定与繁荣。

除了在刘禅选宫女这件事上,董允要求严厉。还有一件事。

后来刘禅渐渐长大,比较宠受宦官黄皓。

其实,黄皓这个人想擅权专政。

董允发现这个问题之后。每每正颜厉色地劝谏刘禅不要宠爱黄皓。这样会导致误国误政。会走东汉灭亡之先例。

而且董允还多次责备黄皓。

黄皓则是十分惧怕董允,始终不敢再为非作歹了。

董允这个人为人恪守正直,从不高高在上,总是礼贤下士。

有一次与尚书令费祎,中典军胡济等。约定好时间出游,摆宴。车架都已经准备好了。而郎中董恢前来拜见,董允马上停下来接待他。

董恢当时年少官职低,见到董允为他这个下臣而操劳,心里不安,于是董恢向董允请求离开。

董允则是不答应。并说道:“本来我出行的目的就是与志同道合之人游玩畅谈,现在君已屈尊来见,刚要一起好好说说话,却要舍掉此次会谈,去参加那个宴会,这不太合适吧。”

于是董允便以要事为重。与费祎等说明情况不去游玩了。

244年,大司马蒋琬因为病疾加重,不能再处理国事了。蜀国朝廷于是任命尚书令费祎为大将军,代理军国大事。董允则以侍中的身份兼任尚书令一职,成为了大将军费祎的助手。

董允最后在246年去世了。

在蜀汉士民眼中,董允与诸葛亮,蒋琬看,费祎并列为“四英”。

董允有匡主护国之功,董允去世后,接替董允的侍中陈袛为人馅媚,与中常侍黄皓逐渐把持朝政,迷惑刘禅。

陈袛和黄皓这两人的祸国最终导致了蜀汉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