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司马昭等人早就想灭掉蜀国。但是他们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和借口。
灭蜀的计划也成为了司马昭心中所忧虑的事情。
当时的蜀国已走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了。
蜀国的人口和兵力已不能和先主刘备时期同日而语了。
再加上姜维长年北伐无功。消耗了蜀国大量财力和物力。
蜀国这时已变成了三国中最弱的一国了。
蜀国已成为魏国统治者们眼中的“废铁”。
在当时,魏国的将军钟会也看出了这一点。
当时,魏国的钟会任司隶校尉。司隶的地利位置离蜀国也挺近的。在关中一带,随时都可以从关中南下伐蜀。
钟会在魏国的政治利益夺取之事,没有不插手的。他是司马昭手下的一名“干将”。
诛杀嵇康等人也都是钟会的计谋。
然而现在的蜀国国力已全面疲弊。司马昭召来钟会,两个人一商量,情投意合。觉得此时正是可以讨伐蜀国的有利时机。
于是,他俩在一起勘测地形,观察事态发展。
262年冬,钟会任镇西大将军,假节,都督关中等要职。
司马昭则是下令青,徐,兖,豫,荆,扬等各个州县制造战船,假装做出要攻打吴国的样子。
这一骗,终究骗倒了远在成都的刘禅。他还信誓旦旦地以为魏国永远不会来讨伐自己。再加上身边的宦官黄皓的不断谗言蜜语。
这次刘禅真的“乐不思蜀”了。
可是魏国的小花招。能骗得住刘禅,但是偏不了姜维。
263年,正在沓中种麦的姜维。听闻钟会在关中治兵。企图有所作为。
于是姜维就上表刘禅。主张派遣张翼,廖化分别驻守阳安关口,阴平桥头。防患于未然。
然而好事不长,黄皓听信鬼神。告诉刘禅蜀道艰难,敌军不会到来。就算到了,也会知难而退。
于是刘禅乐而无忧。蜀汉群臣也都不知道此事。刘禅没有告诉他们。
而这时的魏国正在积极地备战伐蜀的一切事务。
但是,该来的总是会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