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场出现的居然是一个希腊人使用的是古希腊式搏击术,对战的是巴西人使用的巴西柔术。
双方非常剑拔弩张,刚进场便缠斗起来,希腊人的拳脚功夫在第一次进攻并没有击中到巴西人。
反而被巴西人的一个旋转侧踢踢中,接着拉扯开来。
巴西人又用一个侧蹬腿狠狠的击打了希腊人的肚子。
整场节奏全部都在巴西人的掌控,最后将对面的希腊人直接摔倒,两个人纠缠在了地面上。
此刻看到这个场景,就是再不懂的人也意识到,希腊人要倒霉了。
巴西柔术起初是一种扭斗的武术,它的技术和策略都基于对地面打斗的深入研究,柔术练习者,擅长将对手拖向地面,然后在地面上获得控制的姿势。
一旦形成控制姿势,柔术练习者可以使用关节技、绞技或击打技术等多种攻击手段,将对手制服。
在1993年第一次终极格斗大赛(ufc)上,霍易斯·格雷西获得冠军,巴西柔术开始引起世人的关注。要知道终极格斗大赛,是使不同门派的武术家进行无限制规则的比赛。
尽管霍易斯·格雷西体重最轻,他还是接着又赢得了三次终极格斗大赛的冠军,并且是在终极格斗大赛历史上惟一一位在一晚上连续赢得四场比赛的选手。
目前,格雷西在搏击界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而他使用的巴西柔术这种独特的扭斗技术,被称做“格雷西柔术”或“巴西柔术”。
所以在地面上的缠斗,巴西柔术可谓是天下一绝!
发展到最新的ufc格斗中,巴西柔术已经变成了综合格斗不得缺乏的技术之一,与李小龙的理念技术成为综合格斗的支柱等。
记得曾经有人总结过,如果你面对散打拳击等格斗术,可以体验血肉模糊,各种暴力伤害。
但是你遇到的是柔术,你就惨了,他可以让你每一寸筋络和肌肉以及韧带一寸寸断裂,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绝对是死的最惨的一个。
地面是大海我们是鲨鱼,这就是巴西柔术!
当然柔术的局限性就是只能适合一对一,在群战中就很尴尬了,遇到强敌或者是体重巨大的差距面前还是各种无力了。
一般人对柔术的看法总是觉得“规则保护下单对单很厉害,街头打群架谁用柔术谁完蛋”,以前宋平安也这么认为,但是经过很多,也明白了这种想法完全是错误的。
首先,一般人都不知道柔术的起源是怎么来的,柔术是古代日本在战场上使用的格斗技能,因为拳脚功夫等打击技能对身穿盔甲的士兵不凑效。
所以发明了这种迅速有效令对手致命致残的“柔”之技术(此柔非彼柔,绝非温柔的意思),细想想,街头打群架有平原上打仗的人数多吗?
如果这种技术不凑效,那别说发展到今天,连发明出来都不可能。
其次,很多任以为柔术就是象电视上那样缠缠抱抱,很容易被其他人袭击,但是别忘了电视上比赛的都是顶级选手。
实际上如果对手是普通人的话(即使是学过武但没有柔术基础和概念的普通格斗家,遇上懂柔术的格斗家也很危险),根本不会出现胶着状态。
很可能很快就被摔晕勒晕或扭脱关节,在实战中谁还会单纯固定你来等裁判tko呀?
而单纯摔倒的过程可能已经比拳脚凑效,拳头再硬,有地球硬吗?
一般的打击系格斗家象拳击手、空手道家,最多可以打出几百公斤的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