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笑声呵呵而来,原来如此一番叙述下,中年男子只是见过一面周如慕的背影而已,可还是有人会相信中年男子所说的话语,比如陆离这样的,他觉的中年男子只是见过一面周如慕的背影就已有这般感受,想来这位女子的不凡该是有何种美貌。
有说有笑才是茶酒坊中论说的最大乐趣所在,人们对外界的新鲜事物有着消耗不完的热情,这便是宣人的风骨。
“周达夫把小女儿周如慕嫁给了一代鬼才子李玉,算的是般配,郎才女貌,才子佳人,那老狐狸的用心为自己攀亲附贵,在南唐朝堂上他是一国之相,也还是国丈爷,有什么事情是他说了不算的,独揽专权,现在的南唐国已经是周达夫的南唐了,新主李玉一心只在诗画间,傀儡皇帝倒是做的安心。”
陆离想起前些时日里,汴京城中来往飞驰传信的兵卒,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中年男子话到此处不再往下说南唐的事情,他压低了些声音,如果说酒醉让他敢说出平日不敢说的,那么一些留在脑海里的清醒还在提醒着他要低声一些。
中年男子又低声窃语,引得周围的人往紧靠拢了些,画风好像突变,没有了之前的侃意,变得有些怕被外人得知。
“宣朝太宗选择调兵南唐,大家伙真以为是太宗要收复南唐之地?别忘了现在南唐当家的可是周达夫,那可是条老狐狸,未必能讨到好处,那条老狐狸撑不了多少年,最多不出十五年,周达夫一死,南唐国再无顶梁,那时候出兵岂不是手到擒来,那为何太宗要在此时急于发兵南唐?”
中年男子十足吊人胃口,话中有理,周达夫不是好对付的人,何不等上十几年,等周达夫死后再对南唐动手呢?而中年男子一直把周达夫称作老狐狸,可见南唐人对这位相国的狡猾程度。
于是就有人猜想了,“太宗感于太祖在时共创的功绩,先南后北一统天下,如今太宗年四十,五年收复南唐,十五年征平燕云,剩下余年享太平之景,开创千秋基业。”
这话刚说出来,就有人立马反驳,“太宗皇帝人前马后,性格怪诞,谁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太祖崩逝一事充满蹊跷,太宗又急于肃清朝内,这两面三刀的想法,不定有什么猫腻。”
中年男子的话似乎引起了一个久未说起的事情,由于当年局势特殊,时隔几年人们再次论起太宗皇帝来,有着说不完的话语,但怎么说来这里始终是天子脚下,言谈之中必须得小心翼翼。
安于凉茶酒坊的人开始往紧靠着,如此明目张胆的说起太宗皇帝,可能会随时被冲进来的兵卒抓走,就算这样也无用,导火索的点燃已烧入了硫磺和火药之中。
窗外的太长街上灯火陆续息了下去,许多做买卖的商户关了门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就连巷口的阿猫阿狗此时也回了窝里,太长街安静了下来,只有风月楼热闹不休,以及丝毫没有散去意图的安于凉茶酒坊人群,他们在说着让人心惊肉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