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段野看到了温馨的一幕:儿媳妇秋菊正为自己的老伴儿换床单。连同夜间的便溺之物都是一一清除掉了。这时候,免不了一番感慨:
儿媳妇孝敬婆婆,虽然是中国的优良传统,但是这传统在城市基本上是失传了。城市的婆媳矛盾激化,儿媳妇不与婆婆公开干架已经是不错了。
自己的儿媳妇之所以能够尊重孝敬婆婆,与她的良好的家教分不开的。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老伴儿瘫痪这么多年,儿媳妇无怨无悔的这么伺候,确实是难得了。
虽然说,儿子段德闹着出国,儿媳妇态度不那么明确的拒绝,甚至于怂恿了儿子的作为,但是,这些日子秋菊还是这么辛苦的伺候自己的老伴儿进餐、起居,让他着实感动。
“秋菊,我来吧!”看到儿媳妇要把老伴儿的便溺送到厕所里,段野抢先要做这个事。
“爸,你歇会儿,还是我来吧!”秋菊态度十分的客气,但是,接下来一句话,却是显得石破天惊:
“爸,段德去省城澳大利亚的领事馆签证申批过了。这一回我们真要走了,姐姐那边,段德又打电话了,希望你能有个思想准备……”
“哦,那你姐姐怎么说的?她说过要回来伺候你妈么?”段野知道自己问也是白问,女儿不会回来的。
他这么问,只是例行公事,或者是为下句话作准备,“如果你姐姐不回来,你妈怎么办?”
“我姐姐说了,她会增加赡养费,把原来的1000元增加到2000元;我和段德商量了,如果姐姐不回来,我们也会增加赡养费,每月多给你们1000元。爸,每个月2000元,你雇个保姆应该没问题吧?”秋菊似乎是为公婆的事考虑很周到似的,说话很坦然。
“哦,难为你们了。增加了这么多钱,不会影响你们的生活水平么?”段野想到事情已经是到了此等地步,说什么也没有用了,只得关心起他们来。
“爸,你不用担心我们。姐姐那边,姐夫涨工资了,每个月挣一万多元钱呢!她们的生活不困难。至于我们,澳大利亚那边的福利很好。
“养活孩子不花自己的钱,将来上幼儿园、上学都是免费的。我们只是担心,妈妈的病,你受累了!雇用再好的保姆,也不如家里人伺候的周到。”
“那倒是……不过,养活儿女呢,就是为了你们能过的好。只要就能你们幸福了,我们当老人的就心满意足了。既然你们这样的孝顺,给我们增加了赡养费,我就给你妈雇用个保姆吧!”
段野一边说着。一边骂自己。自从儿子说出国以来,自己就一直持反对的态度。现在怎么了?儿媳妇一说涨了赡养费,自己就被俘虏了?
想想自己的性格,是不是有点儿贱呢?今天在理疗店,那个连毛胡子一动员银卡会员的事,自己就响应了。后来,又让英子忽悠着买了几千元的药。
高炳烈说自己鬼迷心窍,让英子的瞟给迷了。可是,秋菊是自己的儿媳妇,她对自己可没有使用女色那一套呀,自己怎么这么快就束手就擒了?
不过,事已至此,还能怎么办?儿子、儿媳妇是铁了心要走了,女儿也不会回来了。人家两个人都答应增加赡养费,你能怎么说?
如果再不认步,儿女联合起来减少了赡养费,或者是拒付赡养费,你能怎么办?俗话说,儿大不由娘。这双儿女能够做到做到这个程度,算是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