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想到了把这些蛀虫清理自后,国家昌盛的前景,故而提前大笑庆祝。”
李渔站起身,一拱手,道“贫道当全力以赴,助陛下成此不世之功。”
许都有很多的道观,其中最为着名的,当属逍遥观。
逍遥观建在悬崖峭壁之上,在崆峒山南侧山腰傍峡谷而建,道观依山就势,错落有致。
传闻中轩辕皇帝曾在此,拜访仙人广成子,向他请教大道。
李渔带着石秀,来到逍遥观下,抬眼望去,境地险峻,景色壮观。
崆峒山,山清水秀,别有洞天。道观周围群山环抱,奇峰竞秀,古树参天,古桥流水四季潺潺,可谓人间仙境,法道自然,是道家修身养性的绝好之处。
轩辕黄帝得道庵的西崖,峭壁陡险,恰逢雨季,飞瀑数丈,声传数十里,景色甚为壮观。东崖根处,有泉水涌出,为逍遥正源。
流水贯于青竹园,向崖下飞去。
石秀赞叹道“好一个道观,竟建在峭壁之上,端地是好气魄。”
李渔对此颇有些不以为然,他心中的大道,应该在人间烟火鼎盛处,炊烟鸟鸟中,带着万家灯火的光晕,那才是真正的道门。
当然,大家各有想法实属正常,因为每个人适合的大道都是不一样的。
他从来不强求所有人都跟他一样。
当一个人开始想着所有人都和他想法一致的时候,
就是他灭亡的开端,因为人的思想是关不住的。
你的控制有多严,反噬就有多狠。
李渔在山脚下,抱拳朗声道“贫道正经,特来拜山。”
他的声音不大,但是山上每一个道士,都听得清清楚楚,就像是在他们耳边说的一样。
很快,从道观中,走出一些道士。
他们鹤发童颜,仙风道骨,都是逍遥观的前辈高人,此时纷纷下山来迎接李渔。
正经道士可了不得,他俨然是如今人间的道门领袖,尤其是那个英雄会,更是把天下修士纳入了他的体系中。
为首的一个道士是中年模样,看上去好像比身后的道士年轻,但是李渔知道,他已经三百岁了,乃是此间观主山世远,乃是道门上清派的重要人物。
他对李渔的到来有些惶恐,倒不是他害怕见到这位名满天下的道士,而是他知道李渔不是一个省油的灯。
他到了任何地方,都要搞出一些石破天惊的大事来,所以山世远不想和他有什么交集。
他们上清派喜欢独自修炼,不然也不会选择悬崖峭壁做道场,就是要远离世俗。uu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