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这其中舅舅或许舍不得,但表哥和表姐,还有舅妈,外公和外婆绝对都会愿意,和‘外国的月亮更圆’这个思想无关,而是因为如果来到这边,至少家里不用再受舅舅的‘圣母心’拖累。”
听到她提到舅舅身上的毛病,顾翔顿时不说话了,露出一个一言难尽的表情,仔细想了想,觉得这事还真有可能让她给做成了。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顾家难念的经落在顾沪欣身上,如今已经解决了;而元明瑟的娘家那一摊难念的经落在了她弟弟元明朗身上。
不是说他这个人不好,相反,是个好人,而且是个大大的好人,但却是个累人累己的好人。
元明瑟排行居中,有一姐和一弟,姐姐元明琴就嫁在娘家门口,她家除了经济上的困窘之外,没有其它大麻烦。
弟弟元明朗和妻子罗美娟有一儿一女,夫妻俩原本都在畜牧站工作,但后来畜牧站被取消,他又不能和元外公比,年龄不够线,无法享受最后一批职工福利待遇,而是按照下岗工人来对待,再加上他的性子,日子过得有点难。
其实元明朗的日子过得不好,不仅仅是下岗的缘故,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爱面子,好揽事。
原本他们夫妻下岗之后,顾沪城和元明瑟将元外公和元外婆,还有他们一家都接到了魔都,不仅帮他俩找工作,还将两个孩子的学校安排好了,有打算帮他们落户魔都的想法。
如果按照顾氏夫妻的计划来,本来一切都会变好,但元明朗在自己还没在魔都站稳脚跟的情况下,就招呼了不少下岗的朋友和同事来魔都,在他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时,屡屡请姐姐和姐夫帮忙,并且从找工作这事,开始往租房、看病等生活中的其它方面延伸。
几次三番操作之下,元外公见儿子为了让拒绝了他的二女儿帮他,竟然把自己的工作让给了同事,觉得事情不能这么办,和妻子、儿媳商量之后,态度非常坚决的带着儿子、儿媳和孙子、孙女回了老家。
回了老家之后,这么些年来元明朗要是给别人打工,OK,一点问题都没有,但一旦自己做老板,不管是多么好的项目,刚开业的时候,生意有多红火,但到了最后,全都以赔本结束。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面窄,拒绝不了人,比如,如果是开饭店的话,明明各方面人手都招满了,但下岗的同事求上门或朋友介绍人过来,他大都会收容下来,店里平白多了好多支出,成本一下子上去了;有些吃饭当时不付钱,记账的,后面去要钱,一个两次人家找借口不给之后,他就不好意思再要了,最后,原本红红火火的饭店关门大吉。
因此,夫妻俩这些年不知道吵了多少回,甚至一度闹到要离婚的程度;而元家其他人,上至元外公,下至他的两个孩子,还有家里其他亲朋好友,都劝过他,但他当面答应得好好的,可等事一临头,故态复萌。
问题是他这么做,似乎那些外人也没几个人念他好。
除了他自己,家里家外都觉得他的脑回路挺特殊的,想不明白他是怎么想的。
因为元明瑟是他亲二姐,又是医生,并且还生活在魔都这个大都市,因此深受其害除了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每年顾家都要接待好多他介绍来看病的老家人。
对此,元明瑟不是没对他提出异议,结果不仅被他安上了一个“没人情味”的罪名,从老家来魔都看病的病人也没见减少。
知道外公外婆被舅舅拖累得晚年生活不省心,而舅母和表哥表姐更是深受其类,元翘翘一点都不觉得他们不会说英语是个事,非常轻松的说:“至于不会说英语,没关系,等他们到美国不出三个月,日常交流就应该没问题了。”
当初因为要给她买的老油井做勘测,顾沪欣嫌弃从美国请的勘测工人费用高,从国内请人,以劳务派遣的方式送到美国。这其中需要的费用,最初是公司承担,但劳务派遣的工人每个月拿到工资之后是要还的。
外公一家来美国,费用自然由元翘翘承担,可老家其他人如果想来美国,她显然是不可能掏这钱的。
而每个人赴美好几万美元的费用,元明朗显然是掏不出来的,这样的话,他就算再想发善心,也有限,不会给家人的生活造成大的影响。
元翘翘这么做,即帮了舅舅一家和外公外婆,同时也差不多根绝了影响舅舅一家生活品质的那些坏处,并且还让母亲不用再跟着操心,一举三得。
听了她对舅舅一家的安排,顾翔明了她买农场没说出来的一个理由,伸手抚上她的后背,叹道:“翘翘,咱们家并不重男轻女,而且你要记住你上面还有三个哥哥,你真心不用操这么多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