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锤米团是个技术活,也是体力活,锤的时候得两个人,一个负责锤,一个负责给木杵抹温水。
因为糯米粘性太强,不抹点温水木杵锤下去就拔不起来了。
当然,温水也不能抹太多,不然米团会变得太稀,到时候做出来的清明果会太软,口感不好。
刚开始自然是叶景卢和陈碧珠做示范了,毕竟家里除了他们两,也没人懂这个了。
叶景卢先把木杵弄湿,然后用湿的那一头对着石臼的糯米不断的碾压。
差不多的时候,他就举起木杵用力锤下去,木杵锤下去的时候并没有马上拔起来。
而是由陈碧珠沾了温水的双手抱住木杵,叶景卢这才拔回起来,这样子陈碧珠手上的水就抹在木杵上面了。
就这样,随着节奏,叶景卢锤一下,陈碧珠抹一下,米粒开始慢慢变成米团。
过了一会儿,叶景卢把叶飞叫了过来道:“你来锤,我来抹温水。”
“喔。”叶飞应了一声,然后接过叶景卢手中的木杵。
随后陈碧珠起身进了厨房,她要做熏鸭去了,吴雪燕已经把鸭子杀好了。
熏鸭其实做起来也很简单,当然只是步骤看起来很简单,但是不同人做出来的味道也不同。
先把杀好的整只鸭子放到锅里捞熟,捞的时候加入姜葱蒜,可以去腥,也可以增香。
在捞鸭子的同时,拍一些蒜头,剁碎,然后加入盐巴搅拌均匀。
在鸭子捞熟后,趁热把盐巴和蒜头用力搓在上面。等差不多后就可以开始熏了。
熏鸭用的是土灶,还好以前建房子的时候叶景卢要求设计师要留出建土灶的位置。
在房子建好的时候,叶景卢还专门请了师傅来做了一个土灶,然后选了一个黄道吉日开灶。
一般乡下都有祭灶风俗,他还被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
当然,不同的地区五祀也不同,有的地区五祀为门、井、户、灶、中雷。
也有的是行、井、户、灶、中雷。
不过不管哪里,祭灶都是五祀之一,从这里就能看出祭灶的重要性。
而且老人家用了一辈子的土灶了也习惯了,虽然感觉电磁炉确实比较方便,不过他们还是感觉土灶用起来顺手。
这不,刚才吴雪燕烧火烧了半天,自己被搞了个大花脸,结果火还没烧起来。
而陈碧珠一出手,没两下功夫,火就被烧得旺旺的。
用盐巴和蒜头把鸭子抹上后,再把锅洗干净了,撒上大米和米糠,然后在锅边滴下几滴油。
等锅冒烟后,把灶里的柴火拿回了出来,留下几个木炭在里面。
锅里同时架上两根干净的木棍,然后把鸭子放在上面,盖上锅盖,把锅里的缝隙用布盖了起来,不让里面的香气跑出来。
如果时间充分的话,这个可以熏一天下去,那就非常香了。
只不过今天是清明节,他们等会就要去扫墓了,只能熏个把小时就要拿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