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atcFile = "/www/wwwroot/xin_floatAdc.txt"; 从球童开始(锄禾当舞)_0104【职业化的波折(三)】(2 / 2)_从球童开始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新笔趣阁

0104【职业化的波折(三)】(2 / 2)

然而,到了队里后,这个外籍教练仍然要担负起整个训练团队的训练任务,仍然对李娜没有什么所谓的个别指导。</p>

他也没有那个时间。</p>

由于举国体制下的运动员,要做的就是日复一日地通过重复训练提高竞技水平,留给她们进行自主思考的空间少之又少。</p>

偏偏在极度个人化的职业网球世界,很多情况都必须要靠球员自己解决。</p>

曾担任国家队顾问的外教,美国人马克曾在2002年联合会杯期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接指出华夏球员不太会用自己的脑子打球。</p>

马克负责整个国家网球队的训练指导工作。</p>

和许多外教一样,他很佩服中国同行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但他更加推崇他自己的快乐教学思想。</p>

马克说:“和华夏人的教学训练方法不一样,我希望运动员能快乐训练、快乐比赛,并敢于犯错误,在错误和快乐中成长。”</p>

谈到当时的华夏网球和世界水平差距这个老话题时,马克非常肯定华夏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是非常好的。他举例说,“李娜的水平甚至可以打进WTA前25名……”</p>

要知道当时还是2002年,李娜刚刚20岁,在国际赛场上还寂寂无名……</p>

“但华夏球员参加的比赛还是太少了。老是重复训练根本没啥用。要每年必须保证20到30场的比赛……”</p>

“你看现在的这些队员,打球根本不用脑子,总是喜欢在底线……总是喜欢打直线平直球……这样是适应不了国际大赛的。应该多打一些变化,多打一些国际大赛,多用点脑子……”</p>

但当时国内的教练……</p>

不喜欢运动员有脑子。那是异想天开。</p>

不喜欢运动员快乐。训练任务是神圣光荣而艰巨的。</p>

更不喜欢你犯错误……</p>

余丽桥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教猪都教会了,你怎么这么笨还没学会?”</p>

“……滚滚滚”……</p>

从小就在国外训练比赛的彭帅,回国进入国家队后,很快就感到非常不适应。</p>

于是在2005年,彭帅第一次提出“单飞”。</p>

导火索是2005年的十运会。</p>

2005年十运会之后,彭帅所在的天津体育局撤出了全部的网球投资,并拒绝与彭帅所在的美国网球学校续约。</p>

彭帅无力支付原先教练的工资,无力以个人名义参赛,同时失去了自己的专用技术教练和体能教练。</p>

于是在2005年12月,彭帅向国家队提出“单飞“要求。希望自己能够奖金自主、教练自主、参赛自主,做一名彻底的职业球员。</p>

于是就引发了一场“单飞风波”。</p>

当时正面临北京奥运会夺牌重任的网管中心,最终并没有同意彭帅单飞的请求。同时还公开批评了彭帅。</p>

虽然彭帅单飞“未遂”,但这个事件立即引发了大讨论。舆论几乎一致认为,职业化是华夏网球发展的必然之路。</p>

因此彭帅的单飞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加快推进了华夏网球管理理念的发展,成为后来放四个小花“单飞”的一个伏笔。</p>

与此同时,也是在这次的十运会后,李娜在赛后也“炮轰”了国家队。</p>

火上浇油。</p>

其实李娜接受记者采访时的原话是,“我觉得国家队各项措施不是很完善,也没有针对球员个人的系统化训练……”</p>

李娜是湖北妹子,是个直肠子。只是把她在训练中体验到的不足如实说了出来。</p>

可能是记者们也有其他的考虑,于是这条新闻到了报纸上,“炮轰”之类夺人眼球的标题就出现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