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身上不仅可见“君幸食”、“君幸酒”、“一升半升”等墨书文字。
更辅以精美无比的云气、凤鸟、神仙、怪兽等花纹,图案生动,颜色艳丽。
伴随着各类动植物、食品、酒类被发现,结合遣册中所载煮、蒸、烤、炸等烹饪手法,共同呈现出汉初贵族的家族食谱。
他们的饮食结构之丰富,烹饪方式之多样,至今看来仍令人惊叹不已。
所以,不可否认,汉代古人肯定是喜欢吃的,特别是那个时期的贵族。
1972—1974年,考古工作者先后在湖沙东郊马王堆乡,发掘了三座汉墓,经考证为西汉轪侯家族墓地。
出土的3000多件琳琅满目的随葬物品中,制作精美的漆器、纺织品及保存完好的古尸等尤其令人惊叹。
而700多件亮丽如新的漆器,其数量之庞大、种类之繁复、工艺之精湛、保存之完好,也是历年考古发现中罕见的。
这些漆器多为盛食器,其中30件最为精美的,就有之前提到的“君幸食”狸猫纹漆食盘。
这件“君幸食”狸猫纹漆食盘十分独特,那么这件食盘到底独特在哪里?
这些漆食盘的形制相同,纹饰相似。
从形制上看,它们尺寸略大,宽沿、敞口、浅弧腹、平底。
一般口径为28.5厘米、高6厘米。通体髹黑漆,盘内外有文字,盘内为“君幸食”,盘外底为“九升”、“轪侯家”。
盘外绘有云纹,盘内绘有卷云纹、狸猫纹、龟纹等。
这些纹饰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狸猫纹,也是这些漆食盘的独特之处。
基本上每只漆盘内壁底部的中心,都画有一只狸猫,仅有1件画的是一只乌龟。
狸猫用朱漆单线勾勒,内涂灰绿色漆,用朱色绘眼、耳、胡须、爪、尾花纹。
猫两眼圆睁,竖耳长尾,身上装饰有点纹。
盘腹部用朱、灰绿两种颜色漆绘连续卷云纹,卷云纹之间等距离装饰有三只狸猫纹。
只有极少数的不同情况,偶见内腹壁画等距离画两只狸猫与一只乌龟、两只狸猫与一只青蛙、一只狸猫与两只老鼠。
所有漆食盘上所画的狸猫共有100多只,它们或两耳竖立,蹲踞呈虎状;
或独耳上扬,匍匐前行……
它们形象生动,无一雷同,
工匠创作得十分有新意,此外,马王堆汉墓出土的2件漆食奁、1件锥画妆奁上也发现了类似的狸猫纹。
可以说,这座古墓之中出土的器具之上,有着各种各样的狸猫纹。
那么狸猫到底是怎样一种动物呢?
提到狸猫,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但是狸猫到底是怎样一种动物呢?
《辞海》中有最权威的解释,解答了我们的疑问。
“动物名。哺乳纲,食肉目,猫科。趾底有脂肪质肉垫,因而行走无声。性驯良。行动敏捷,善跳跃。喜捕食鼠类,有时亦食蛙、蛇等。品种很多。”
这里应该是特指被驯化的猫。
然而,我国最早的一部字典——汉代许慎着《说文解字》中,也有关于“猫”字形、字音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