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遗憾,当他们两个人走完整条狭长幽深的岔道后,出口处并没像期望中的一样,出现暗河的影子。相反,出来后他们置身的洞穹忽然变得开阔起来,岩石也更多。直到又往前面走出好长一段,在通过一处陡险的岩壁地段时,岩底下才清晰的传来浪涛拍岸的激流声。
“老峤,还真有暗河,让你说对了。”走在最前面的武三八,一下变得兴奋起来。话音还未落,就听见岩底下骤然响起一声凄厉的嘶鸣……
那鸟不鸟、兽不兽怪异得犹如超声波般疾滑而过的音速,由近及远,一圈圈的回荡在空阔的岩岸之间,慢慢的由强到弱,渐渐的消逝了。
后面,刚刚走上这段岩壁的众队员,猛一下被这突如其来的怪异之声吓到了。只见队伍中手持猎枪的几个人立即枪栓上膛,警惕地瞪视着四周,就怕稍有不慎,那刚刚叫得瘆人的东西就会扑上来。然而,他们一个个的警戒了好一阵后,也未见任何动静,前面的庄峤觉到此地不宜久留,大声的喊叫起来让队伍加速前进。
等他和武三八最先走下这段陡险的岩壁路后,下方突现一片宽阔的河谷地,那条他盼了很久的暗河,终于翻涌着波涛绕岩而出。
河谷里,奔流在他们眼前的是一条流速很大的暗河,正一路翻卷着浪花朝前远去了。
第一个跑向暗河的武三八,兴许这一路上他早走得焦渴异常,看见这条清亮亮的水流只想饱饮一顿。不过,狂喝之前,对大山里的这种未知水源他也不敢随意,只见他迅速的拿出茶缸把水舀起来后,丢了一颗二氧化氯入水消毒,看看水质无异,才放心的猛喝起来。
灌下满满一茶缸水,回头瞥见队伍上的人还在上面湿滑的岩壁道上走着,意犹未尽的他于是走进了浅水区,想清凉一番等着队员们过来。
武三八燥热的身心一投进河水里,便有一种让他说不出的舒爽劲。他接着又往头上浇了几捧河水后,感觉全身激爽透了。但他还嫌不过瘾,不知不觉中,脚步就又往前迈出了好几步,哪知脚底下忽然被某个物件绊了一下,没防备的他一下跌进水中,一通乱扑腾后,一只脚被水下的东西咬住了。
急慌中,他大叫起来:“救命啊!救命!我被怪物咬住了。”
一霎时,武三八骇人的声音响彻了整条河谷。
此时,正在周边查看有无危险物的庄峤听到他的叫喊声,立即朝河边跑去。
待赶到暗河边,他跳下水中拽住那个还在嚎叫着的小子时,后面的黄顺也赶到了。二人合力把武三八弄上岸后,才看清楚“咬”住他脚背的东西,是一只绣迹斑斑的青铜盾。
庄峤猛一震。
青铜盾?战场上的专用器械。
暗河里怎么会出现这个东西?
于是,他赶紧指挥着武三八和黄顺,三个人立即在这片水域周边探摸起来。接下来,断弩、铁剑、锈矛、青铜斧、断裂的铁甲等一系列冷兵器被先后捞上岸。
几个人在水里忙活的时候,队员们陆续来到了。
捡拾着丢上岸来的这诸多的古兵器,考古专家余伯泉的惊喜连连。
他用放大镜逐一的验看了好几件古物后,举着手里一个像斧头一样的器物,像捡到宝贝似的朝还在水里忙活的庄峤大喊起来:“小峤,你赶快上来,有个重大发现!”
听到教授因激动而变得有些抖颤的声音,水里的几个人立马爬上岸,齐聚到他的手电光柱下。
原来,教授手里握着的是一把青铜斧。
见庄峤凑近过来,教授指着斧柄上已经被他剔掉污垢的位置,喜形于色的说道:“小峤,快看,上面有字。”
“滇……国……元年。”仔细辨认了一番后,庄峤试着读出来上面那四个古旧的字符。
“对喽,就是滇国元年,刚才我已经跟黄小姐确认过。”余伯泉继续喜孜孜的说道。
“那就是说,这东西来自于古滇国。”庄峤听了,也是很激动。
“嗯,别急。后面还有更让人惊喜的东西。”教授说着,接过旁边助手王多年捧着的一件断裂了的破损铁甲,眉飞色舞的向围拢在身边的几个年轻人介绍起来:“请注意看这个地方。”众人在他的放大镜下面,看到这件破损的铁甲上有个繁体的“漢”字。
距离最近的武三八,有些八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没弄明白:“教授,这纯粹就是个汉字,和古滇国没啥关系吧?”
“哎呀,这个你就不懂了。你没研究过历史,当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教授耐心的讲解起来:“这个东西,是汉武帝时期军队大量装备的‘鳞甲’,在那段历史时期里,这种鳞甲多用于实战,对汉王朝征服列国立下过大功劳。”
为增强说服力,余伯泉又指着上面的甲壳鳞片介绍道:“首先,这鳞甲的制作工艺非常的精密。你们看,鳞甲内层都是由上好的皮质制成,可保暖,透气性也极好。外层则为铁网甲,甲片相连如鱼鳞,箭不能穿透,可防身。这个款的铁甲在当时亚欧战场上还曾经风靡一时,也为大汉朝开疆扩域起了关键性作用。并且,像这种铁甲,在我国中原地区也曾出土过不少。”
说到这里,教授忽然叹了一声:“只是,这让我很费解,所向披靡的大汉王朝的兵器,怎么会出现在这偏塞之地,而且还是在大雪山的肚腹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