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话还没有说完。
儿子长这么大,母亲还是第一次知道儿子恋爱了。
在母亲的心中,程昭昭从小就是一个外表看似很坚毅,情感又非常丰富而脆弱的孩子。
这是儿子第一次谈恋爱。
作母亲的人,怎么能不把儿子的初恋,当成一回事情啊!
母亲说:“你知道这个道理就好,感情这个东西,你要懂得随缘,缘来缘散,都是上天安排好了的事情,求不得,急不得,怨不得。”
母亲一口气说出这句话。
字字恳切,又谆谆教诲,非常的语重心长。
一片慈母之心,溢于言表。
想到母亲费了这番苦心,借送鸡汤的机会,开导儿子的情感,程昭昭深深感受到母亲的那份母爱。
在程昭昭的内心深处,他深爱着杨玉茹。
无论她走到哪里,他都会去找她。
他会等她来爱他。
然而,他的这些心里话,不能立即对母亲讲。
正如母亲担心的那样,程昭昭与杨玉茹家庭成长环境不同,又面临大学毕业分离的处境,他们还会有缘吗?
程昭昭在母亲面前表态道:“妈,我记住您的话了,您放心吧,我会好好处理这段感情。”
母亲又叮嘱了儿子几句,才提起那个空保温桶,决定回家去。
程昭昭把母亲送到学校大门囗,望着她的背影渐渐消失,正准备返回寝室,他的手机响了,杨玉茹给他打来了电话。
“昭昭,学校该吃晚饭了,你打了晚饭没有?”杨玉茹问他。
“我妈刚给我送了鸡汤来,我吃了鸡肉喝了鸡汤,不想打晚饭,你呢?你吃过晚饭没有?”程昭昭说。
“我刚下班,还没有回家,没吃晚饭,”杨玉茹说,“我参加了三天岗前培训,今天是第一天上班,上完一天班,特别想和你说说话,就给你打电话。”
“哦,小茹,给我讲讲你上班的事情,我想知道你上班的情况。”程昭昭说。
“我在洪江革命烈士纪念馆上班,成了一名解说员,纪念馆在洪江城内,离我家不远,上下班可以乘公交车,我下班刚从馆里出来,正在路边等公交车。”杨玉茹说。
程昭昭接听着电话,想象着杨玉茹站在路边等公交车的样子,问她:“你对你上班的地方满意吗?你喜欢你的工作吗?”
“我对这里很满意,很喜欢我的工作,洪江革命烈士纪念馆是洪江的红色教育基地之一,建馆时间非常长,我从小就知道这个纪念馆,多次参观过,觉得纪念馆很神圣,不敢奢望在这里工作,可我居然在这里工作了,特别高兴,”杨玉茹说着,“昭昭,公交车来了,我上车了,空了再联系,再见!”
杨玉茹挂断了电话。
他们通电话的时间不长,仅有一分钟时间。
程昭昭明白,如果不是要急于赶回家的公交车,杨玉茹不会结束这次简短的通话,她会与他说很久的话。
她的心里装着他。
他相信纵使他们相隔两地,但是他们不会中断联系,手机成了他们保持联系的重要通讯工具。
程昭昭手里拿着手机,从学校大门囗朝寝室走,走过一段长长的校园小径,才回到寝室。
回到寝室,还舍不得把手机放下,忍不住打开手机查看微信。
微信上有杨玉茹刚刚发过来的几张照片,分别是洪江革命烈士纪念馆的外景、内景、她穿上工作服的照片。
******
程昭昭的“小程的鞋”淘宝店铺,仍然在卖那种爆款皮鞋。
这一天,他又卖出了一双鞋子。
尽管只有一双鞋子,数量很少,他还是决定,打亨特快递包裹的收件员邓旭冬的手机电话。
这是程昭昭第一次给邓旭冬打电话,也是第一次要求收件员上门收件。
电话打过去,邓旭冬接了电话。
程昭昭报上自己的姓名,请邓旭冬到学校大门口来收件。
打完电话,程昭昭便把用鞋盒装好的皮鞋,拿到校门口。
他站在大门外面,等待邓旭冬。
程昭昭之所以要在这个地方等待,是因为他不能让收件员进学校。
春江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不是任何人可以随便出入。
门卫室那个门卫,工作很负责任。
凡是送外卖的外卖小哥等外来人员,统统拒之门外。
学生们如果要拿外卖快餐,或者要取快递公司送来的包裹,一律到校门口拿。
学校的大门外,有一个小超市。
时间一长,那些外卖小哥和快递小哥与小超市老板混熟了,都把送来的东西,寄存在小超市里面。
程昭昭担心,邓旭冬这个外来人员,进不了学校大门。
他只好让邓旭冬到学校门口来收件。
程昭昭等了一个小时,邓旭冬来了。
邓旭冬开来一辆专门送货收货的小面包车。
小面包车的车身上,刷上了一层五颜六色的亨特快递包裹的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