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曾经是红军战斗过的地方,它是革命老区。我工作的纪念馆,是川陕革命根据地洪江革命烈士纪念馆,馆里陈列有大量的珍贵文物,红军穿过的草鞋、拿过的刀枪、用过的宣传标语,文物很丰富。我的工作,就是向前来参观的游客们,讲解这些文物的来龙曲脉。我很自豪,我是一名解说员,我要把红军精神传播下去,尤其要让今天的年轻人,记住红色历史,建设我们繁荣富强的新中国。”
杨玉茹一口气写下这段话。
她的微信发过来。
长长的一段话,让程昭昭的内心为之一怔。
从这段话里看得出来,杨玉茹非常热爱她的工作,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岗位上。
她的精神状态感染了程昭昭,她成了他心中可爱又可敬的人。
“你的工作很圣神!你很伟大!”程昭昭赞美她。
“不!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比起那些革命先辈,我只是一株小草。”杨玉茹说。
“你上班累不累?”程昭昭关心地问。
杨玉茹说:“参观的人多,就累,像一天来几个团队,解说一天下来,小腿会站痛,噪子会发干。”
“下了班,你好好休息,尽量坐,少站,你平时可以泡胖大海喝水,胖大海对润嗓有作用。”程昭昭讲。
杨玉茹回答:“好的,谢谢!”
话说到此,杨玉茹发了几张照片过来。
它们是她的工作现场照。
照片上,杨玉茹穿着深蓝色的职业套裙,脚上穿一双黑色的皮鞋,亭亭玉立,显得苗条而清秀。
程昭昭看到照片上的她,胸前别着“解说员”胸牌,领上夹着领夹式无线话筒,正在专心致志地向参观纪念馆的游客进行解说。
杨玉茹比在大学校园里读书时,瘦了一些。
她的精神却很好。
“小茹,你瘦了,你多注意身体,多吃点饭。”程昭昭说。
程昭昭记得,她离开的时候,腮帮子还有一点儿婴儿肥。
杨玉茹说,这几天,她在县城和山区之间奔忙。
在离县城几十公里的大巴山区,有一个同山战役纪念馆,那里暂缺解说员,她被临时抽调到那里工作了一天,之后,县旅游局所辖的旅游公司开辟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增设了参观脱贫攻坚示范村这个项目,她被确定为即将带游客进村的工作人员,今天,她到示范村熟悉了解情况,在村子前后左右行走,与扶贫干部交流,与村民交谈,忙了一整天。
“昭昭,也就是说,从现在起,我的工作地点不是固定在县城的洪江革命烈士纪念馆一个地方,而是在烈士纪念馆、同山战役纪念馆、示范村三个地点交换,领导说,给年轻人压压工作担子,是对年轻人的锻炼,我愿意在工作中接受锻炼。”杨玉茹说。
对于杨玉茹说的三个工作地点,程昭昭都很陌生,但是他可以通过她发过来的照片,想象纪念馆大致是什么样的建筑物,至于脱贫攻坚示范村,就只能理解为农村的一个村子,究竟是什么样的村子,脑海中实在想象不出来。
程昭昭带着疑问好奇地问:“小茹,什么叫脱贫攻坚示范村呢?”
杨玉茹回答道:“昭昭,你想知道什么叫脱贫攻坚示范村,就要了解‘脱贫攻坚’的概念是什么意思,脱贫攻坚即脱贫攻坚战,它指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向贫困宣战,要让所有农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脱贫攻坚示范村是扶贫工作开展得比较好的乡村。”
杨玉茹这样作出解释,程昭昭似乎明白了一点点。
他觉得校园外面的世界是广阔的世界,一旦毕业离开学校,就会投身到精彩纷呈的世界中去。
实际上,离校的日子近在眉睫,他马上就要毕业了。
程昭昭告诉杨玉茹,明天是他领毕业证的日子,领到毕业证的当天,他将正式毕业回家。
杨玉茹说学校寄给她的毕业证,她已经收到了。
第二天,这是程昭昭在大学校园里的最后一天。
上午,他去系主任的办公室,拿了毕业证书。
领到毕业证书,意味着他的大学生涯到此结束。
他的大学生涯说来惭愧。
程昭昭初中毕了业,没有升入高中,而是直接进入春江职业技术学院。
具体而言,他在春江职业技术学院读的五年制经管系会计专业,属于高职,毕业拿大专文凭。
如果他拿着这张大专文凭,到社会上去求职,并不容易。
刚刚走出校门,无工作经验,生手一个,又能够找到什么样的好工作呢!
他班上的同学们,除去一位同学的家长,早已为孩子安排好了就业出路,大多数学生,都必须自己到社会上求职。
如今,文凭太多,有会计证的人很多,想当上一名会计,并不容易。
有的同学有心理准备。
他们愿意到社会上谋求一份正当的工作。
即使他们谋得的工作,与会计岗位无关,只要能够锻炼人,有一份可以糊口的收入,就不会放弃入职的机会。
文凭对大多数学生很重要。
它是他们求职的敲门砖。
文凭对程昭昭不重要。
他压根儿没有打算去社会上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