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昭昭心里这样想,嘴上却不这样讲。
他耐心听着杨玉茹的话。
只听杨玉茹又说:“我见到的那个驻村第一书记,就是一个普通的干部,我带游客去村子参观,他亲自接待了我们,向我们讲解了村子的情况,当然,他讲的是村子的扶贫。”
程昭昭问:“你见到的那个第一书记,你对他有什么印象呢?”
杨玉茹说:“他姓金,名叫金成钢,人很年轻,只有三十多岁,精力充沛,有工作激情,外表和气,非常健谈。”
“你是第一次见到第一书记吗?”程昭昭问。
“他是我见到的第一位驻村第一书记,我已经见过他两次了。大田坪村是脱贫攻坚示范村,我第一次见金书记,是我到示范村熟悉了解情况,那次我带着单位的介绍信一个人步行进了大田坪村,在村里找到了他,见了面,说了话,我走的时候,他骑了一辆电瓶车送我离开村子。我正式带游客进村就是第二次见他了。”杨玉茹回答。
“哦,那你对他比较熟悉了。”程昭昭说。
“是的,我比较熟悉他,”杨玉茹说,“我第一次见到他,留了他的姓名和电话,我回家与父母聊天,得知他还是我母亲的一名学生,我母亲听说金成钢到农村当了扶贫第一书记,很兴奋,还和他通了一次电话。我第二次见他,他又说起与我母亲通电话的事情。”
程昭昭继续问:“那个村子是怎样扶贫的呢?”
杨玉茹回答道:“大田坪村修建村民聚居点,从住房和交通两个方面改善了贫困村民的生活条件。这个村家家户户住上了新房子,用上了电和电视光纤,生活用水用的是山上的泉水,水管铺设到每家的厨房,泉水像自来水那样流出来。村子新修了通往同山镇的乡村公路,实现了村民们‘要致富,先修路’的夙愿,为大田坪村的脱贫奠定了基础。”
程昭昭仔细听着杨玉茹的说话,他对她说的扶贫办法充满了好奇,尤其是泉水像自来水那样被引入村民家中,他觉得这个办法既先进又奇特。
程昭昭说:“让全村人聚居在一起,大田坪村的总体脱贫思路有哪些呢?”
“大田坪村的总体脱贫思路,主要分为种植、养殖、旅游三个方面,种植上要提高主要农产品土豆和红苕的种植技术,让土豆和红苕增产促进增收,养殖上要加大土山猪的养殖数量,保证贫困人口能吃上肉,鼓励村民成为养殖专业户,靠养殖业致富,另外,通过发展乡村特色旅游,让游客进村,带动大田坪村的民宿消费。”杨玉茹笑着说,“呵呵,这些都是金书记的原话。”
“先生,您使用这台跑步机吗?”一个声音从程昭昭的耳畔传来。
程昭昭抬起头一看。
一个服务生站在他的对面。
程昭昭只好由蹲在地上,改为站起来。
当他站直了,才看见那个服务生,样子极其恭敬地望着他,正在等待他的回答。
刚才,程昭昭集中精力与杨玉茹通话。
他的思想,仍然沉浸在她讲述的脱贫攻坚各种信息当中。
耳畔忽然传过来的问话声,他还不能够确定,是不是这个服务生发出来的声音。
程昭昭的右手,举着手机。
他与杨玉茹的通话,还在进行中。
他不愿意因为旁边冒出来一句问话,就轻易挂断电话。
对于程昭昭来说,听杨玉茹讲那些关于脱贫攻坚的信息,比任何事情都有趣。
她的话题,为他打开了另一个窗口。
尽管程昭昭本人,与脱贫攻坚这个严肃的话题,实在搭不上界,可是,在如今的政策大环境下,作为一名年轻人,对时事还是非常关注。
程昭昭看着那个服务生不说话。
他的注意力,还集中在接听杨玉茹的电话上面。
那个向程昭昭发问的服务生,见对方只是改换了身体的姿式,在原地没有挪位,只好再次提醒程昭昭:“先生,请问,您需要使用这台跑步机吗?”
服务生怕程昭昭听不懂问话,又耐心解释道:“先生,这台2号跑步机,有一位客户喜欢用这台机器跑步,今天,您先来,如果您现在要使用它,您优先,如果您不需要用这台跑步机,请您让那位客户使用它,他在那边,好吗?”
程昭昭听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情。
程昭昭来不及思考,胡乱地摇着脑袋。
他摇晃着脑袋,嘴上还冒出一串英文:“No......No......No......”
服务生以为他不同意,那位客户使用这台跑步机,也不勉强程昭昭把2号跑步机让出来。
服务生说:“先生,好的,您慢用,我去请他改用另一台跑步机。”
说完,服务生转过身去,从程昭昭的对面走开了。
等服务生转身走开,程昭昭才意识到,根本不是那个意思。
他根本没有占用2号跑步机的想法。
程昭昭可以使用任何一台跑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