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程昭昭骑着一辆共享单车,来到一个农家乐。
他在收到“骑行者”发来的微信,邀请他到阳光农家乐玩耍的邀请后,兴致仆仆地赶往了那儿。
说实话,那天程昭昭第一次骑行,在国道321公路上偶遇壮士骑行队的骑友们,与那个热情的队友“骑行者”合影留念后,他没有对与他们再见面,抱任何幻想。
那只不过是一场短暂的遇见。
就像人生中随时随处都可能发生的相遇一样。
他与素不相识的人见面,或许说说话儿,终将各有各的行进目标,各人朝着各人的方向,走向各人的目的地。
如果不是收到“骑行者”发来的微信,程昭昭可能就把他们遗忘了。
他的手机上,仍然保留着微信好友“骑行者”,这只能说明程昭昭没有及时删除对方而已。
程昭昭没有成为壮士骑行队的一员的想法。
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认为他们太过专业化了。
对专业化的理解,就是他们统一的服饰和统一的跑车。
不能说他们那么专业化的装备,有什么不好,只是程昭昭一时还不能融入他们那种太过专注的对于骑行的爱好中去。
程昭昭认为他们是一群骑行爱好者。
用一句形象点的话来形容,他们更像一群骑行发烧友。
程昭昭骑共享单车,体味到了室外锻炼的乐趣,也爱上了方便轻巧的共享单车。
他对两个轮胎的跑车,没有特别的偏爱。
在程昭昭的心目中,他更希望拥有一辆四个轮胎的机动车跑车。
这些想法,也没有减少他对那次偶遇的美好回忆。
程昭昭一直没有主动给“骑行者”发微信,本来他以为自己不愿意加入壮士骑行队,他与“骑行者”之间便没有交往下去的可能性。
当程昭昭收到“骑行者”的邀请时,发现“骑行者”还记得程昭昭,仍然把程昭昭当成朋友,程昭昭的心情很愉快,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对方。
程昭昭每天的工作单调又枯燥,在他的心中,渴望结交一些朋友,“骑行者”的热情令他感动,他不想失去这次结交朋友的机会。
程昭昭在微信上问“骑行者”,他们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玩?
“骑行者”答复说,当天上午,他们在阳光农家乐有一个钓鱼比赛。
接时微信邀请的时间,已经是上午九点钟。
那时候,程昭昭到达库房上班不久,正在那里闲得无所事事。
程昭昭收好手机,关上库房的卷帘门,就出来了。
他如法炮制,在第一次骑共享单车的地方,找到一辆停放着的共享单车,骑上车奔往郊外的大公路。
阳光农家乐位于国道321公路旁边,离上次程昭昭与“骑行者”合影的地点不远。
程昭昭沿着上次行驶过的路径,向阳光农家乐进发。
到了阳光农家乐,程昭昭看到,二十来个壮士骑行队队友,已经到达了那个地方。
他们的车队是一群以中年人为主、青年人为辅的骑行爱好者车队。
在他们中间,“骑行者”的年龄偏小。
“骑行者”的年龄,与程昭昭的年龄相仿。
这大概是“骑行者”与程昭昭一见如故的主要原因。
他们见到程昭昭出现,并不惊讶。
有好几个人见到了程昭昭,立即认出了他。
他们对这个骑共享单车的小伙子,还有印象。
有几个人向程昭昭点头示意。
他们叫不出程昭昭的名字,然而,他们的态度很友好,像见了老朋友一样。
程昭昭也以点头微笑作答。
看见“骑行者”,程昭昭上前主动招呼对方。
程昭昭对“骑行者”说:“大哥,你们来农家乐的鱼塘钓鱼吗?”
程昭昭知道阳光农家乐。
阳光农家乐的鱼塘小有名气。
程昭昭的父亲程志强,就与几位经销商朋友一起,来这个农家乐的鱼塘钓过鱼。
“对呀,我们要搞钓鱼比赛,我特别请你来为我助兴呢!”“骑行者”乐哈哈地说,“那些老头子们,全是钓鱼老手,我就不信我会输在他们手里。”
“骑行者”笑的时候,面颊上露有一个深深的酒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