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钟大娘与钟小兵进行了一次短暂的思想交流。
他们对钟大娘究竟何去何从,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
钟大娘不忍心浪费钟小兵,下班后宝贵的休息时间,催促他早些休息。
钟小兵一觉醒来,又到了应该去上班的早晨。
钟小兵只好硬着头皮,再次让钟大娘关闭在家中,匆匆去赶上班的地铁。
接连下了几天的雨,在钟小兵离开家门后,终于停止了。
钟大娘从窗户望出去,小区的路面湿漉漉一片,可是,天空中没有了雨滴。
她想,趁着雨停了,还是到小区走一走,散散步,感受一下室外的新鲜空气。
钟大娘拿起房门的钥匙,小心谨慎地握在手心,关好了家门。
她走过空空的楼道,进入空空的电梯,不见一个人影。
四周除了安静,仍然是安静。
钟大娘在心中感谢着老天爷,在这样寂静的环境下,及时止雨,让她能够出去走一走。
说实话,因为下雨,她已经足不出户三天时间。
三天时间,就是整整七十二个小时。
三天三夜,她只能关在室内,熬过单调而乏味的漫长时光。
她在钟小兵三居室的住房内,活动的范围,实际上并不大。
她的活动范围局限在客卧与客厅之间。
钟大娘住的那间客卧,面积很小,只有六平方米多一点。
一张一米二宽的床,一个定制衣柜,一把椅子,是客卧里面全部的家俱。
除去这三件家俱占据的位置,剩余的空间,仅是可供一人通行的一条过道。
客卧直通客厅。
客厅面积有二十平方米,说不上小,也说不上大。
客厅里面,一个电视柜、一个茶机、一组沙发、一个装饰盆景,构成了客厅的主要摆设。
在这些摆设之外,才是人的脚步可以挪动的空间,大概只有客厅总面积的一半。
许多时候,钟大娘就是从客卧的过道,踱到客厅中央。
她在客厅中央转一个圈儿,又沿原线路返回客卧。
时间一秒一秒地流逝,她一遍又一遍地来回踱步。
有时候,她感觉自己像一个被关在笼中的动物一样。
有什么办法呢!
城市中的住房,钟小兵所住的这种电梯房,就是这种套间式结构。
一道大门进出。
只要大门一关,房里和房外基本上与世隔绝。
钟大娘听钟小兵讲过,好像这种隔绝,被卖房的商家津津乐道。
他们称这种房子具有“私密性”,可以保护业主的私人空间。
钟大娘不停地在笼子似的房内踱着步,愈发地怀念老家那幢两层老屋。
老屋的四周,有一圈很宽的屋檐,足有一米五宽。
这圈屋檐的周长达到一百多米。
屋檐不仅长,而且,它在紧靠老屋外墙的位置,属于室外。
在老家,钟大娘也曾经历过绵绵几日的雨天。
每当遇到这种天气,她会敞开老屋的大门,从房里走出来,站到外面的屋檐下。
屋檐下的外面视野非常广阔。
不论是看天看地看远处,心都没有压抑感。
如果沿着行走,简直是一种享受。
环状的屋檐,它的路没有终点,没有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