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跟邬雲黎好好巡吧。 她就在她自个的客栈好吃好喝好玩地呆着。 之前在紫禁城的时候,她便总因为身份拘着自个。 笑不露齿。 大方懂事。 管理好后宫琐事。 即便满后宫的女人到她跟前,她也若无其事。 可是现在出了宫,如果还像紫禁城那般,那还出来做什么。 所以,她不想懂事了。 就想放、纵、自、己! 就这样,若音带着半梅和侍卫,回了自己产业下的客栈。 临离开前,她让侍卫和邬思道打了声招呼。 她和邬雲黎是没什么好说的。 但邬思道和四爷之间的关系尚可,且邬思道这几日也很照顾她和四爷。 她不会把邬雲黎和邬思道牵扯在一起。 除非那邬思道不是个好的。 回客栈后,若音除了吃好喝好睡好。 还考察了自己在扬州这一带的产业,以及账务。 至于另一边的四爷,女性地位在他印象当中一直都很低下。 可最近被若音提了一下后,他才开始留意起这些。 于是,他命粘杆处调查大清各处的女性,尤其是那什么仁善园。 调查好后,再上报给他听。 而他自个,便和邬思道了解扬州女性的劳动、手工、消费、家庭地位等等。 至于邬雲黎,因着是“扬州第一才女”,也算是扬州杰出的年轻女子了。 之前邬思道所说的仁善园,便在大清各地招募当地杰出的女子。 借着她们的名气,让她们作为当地代表,鼓励当地女性自力更生,强大起来。 也正因为这样,四爷才允许邬思道把邬雲黎带在身边,多少能派上一点用场。 因为他们这些大老爷们,人家仁善园不吃这一套,反而带着敌意。 否则他微服私访,不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在当地吃不开。 由于女性地位的问题,关乎到全大清。 所以,等到粘杆处调查的结果写信送到扬州,已经是六月底了。 期间,不知道是太忙,还是怎的,四爷愣是没去客栈看若音一回。 好狠一男的! 他除了忙这个,还处理了很多扬州的政事。 六月底的一个早晨,四爷还是住在邬思道的庭院里。 此刻,他坐在书案前。 书案上有一堆小山似得的信件。 全是粘杆处从各地写来的信。 他一件一件地拆开,专注地看内容。 一边看,还一边在宣纸上记上重要的内容。 而这一看,便是两天两夜。 一旁的苏培盛也就一直陪在旁边。 不过,他比四爷要好。 夜里的时候,还可以叫徒弟何忠康守夜,他去歇息。 只是两天后的清晨,他发现四爷的面色有些凝重和严肃。 就在苏培盛偷偷察言观色时,就听四爷道:“苏培盛,去把邬小姐叫来。” “嗻。”苏培盛应了。 皇后不在的这些日子,皇上几乎天天都会和邬小姐在一起。 要不是他俩每天都在办正事,他都要怀疑他们是不是互生爱意了。 不一会儿,苏培盛就把邬雲黎带来了。 她进门看到四爷时,在门口微微顿了顿。 一双眼睛定定地看了四爷几秒,一脸情窦初开的模样。 只是在四爷抬头的一刹那,她就敛住了这种爱慕之色。 而是朝四爷嫣然一笑,并在他对面坐下。 “四爷,你叫我来,有什么事吗?” “爷记得你上回说仁善园的东家就在扬州?”四爷问。 “对啊,上次仁善园举办拍卖活动时,听他们底下的管事说的。”邬雲黎回道。 四爷抿唇,似乎在想些什么。 沉思片刻后,只听他道:“爷要见她。” 闻言,邬雲黎有些迟疑。 因为她和那仁善园的东家一点都不熟。 甚至,连一面之缘都没有。 只是听他们名下的人这么一说而已。 而她,也不是他们名下的人。 仁善园遍布大清各地,有那么多杰出的女性。 她只是她们名下的其中一个。 即便在扬州,她也不算最杰出的那一个。 但四爷头一回要去她办事,她又不想拒绝。 担心因为这件事情,让他看低了她。 想到这,倔强的邬雲黎硬着头皮道:“成,我问问她们在扬州的管事,看看能不能见一见她们的东家。只不过,我也不确定她们的东家会不会见我们。” 四爷淡淡的“嗯”了一声,算是应了。 片刻后,四爷和邬雲黎便去了仁善园底下的当铺。 那当铺的管事见了邬雲黎,倒是非常给面子的招待了他们。 管事的是一名中年女人,她把他们请到了会客厅,命小二给上了茶。 “我们此时前来,是想见一见你们的东家,可以吗?”邬雲黎连茶都来不及喝,就说了正事。 管事听了后,倒是没有拒绝。 她给出的答案,和邬雲黎给四爷的答案一样。 “因着生意太广,我们东家很忙,别说是你们,就是连我,也就见过她一次面。平时甭管有事没事,她基本都不带露面的,这次要不要当铺发展连锁店铺,恰巧她又在扬州,前阵子才过来指点一二。” 管事的先是解释了一番,而后才道:“不过,邬小姐的这个请求,我会命人尽快转告给东家,至于东家见不见你们,不是我所能掌控的。” “好好好,那就太谢谢你了。”邬雲黎起身,客气地道:“你们还要做生意,我们也就不打搅了。” 说着,她朝四爷示意一眼。 可四爷却纹丝不动地坐在圈椅上,淡淡的对管事说:“你去跟你们管事的说一声,就说爷可以资助你们名下的学堂,养老院,慈善活动,价钱不是问题,但需要见她一面,跟她商谈。” 那管事的才准备起身相送。 可是听到四爷的话,顿时就愣在原地。 邬小姐可是好声好气,温温柔柔地同她说话。 这才是求人办事应该有的姿态。 可这位爷一开口就好大的口气。 他不是求她办事,而是命令她办事。 就跟她是他手底下的奴才似得。 并且言行举止,都给人一种不可一世的感觉。 毕竟仁善园可是遍布大清的一个产业。 涉及的生意广泛,且资助的人也多得数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