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嘉禾有大哥成和许氏兄弟两大王牌,可要说真正开启香江黄金年代的电影应该还是1982年新艺城的《最佳拍档》。
不是因为《最佳拍档》以近1000万港币的优势力压大哥成的《龙少爷》,而是因为1982年香江本土电影票房占比60%,第一次超过了“西片”。也是从这一年开始,香江电影开始了十多年的黄金年代。
1988年偷国和湾湾市场解禁,一大票湾湾商人挥舞着支票冲进香江电影市场,和现在的煤老板何其相似。
也就是从这时开始,一个星期拍一部电影,一位演员同时拍四五部戏变成了常态。更有甚者拿着一个明星的短片和剧本大纲就能卖出版权,这就是所谓的卖片花。
到后来已经发展到连短片都没有了,很多人拿着明星的合同就去卖版权了。
一件事发展到这种程度肯定是要走下坡路的,1993年《侏罗纪公园》在香江大卖,狂收6200万港币票房,比第二名周星星的《唐伯虎点秋香》高出2200多万。
好莱坞来了。
就是这6200万票房一直压了香江电影10多年,2001年的《少林足球》差了100多万,2004年的《功夫》差了60多万。更不用提1997年1.15亿的《泰坦尼克号》和去年1.78亿的《阿凡达》了。
也是在1993年,湾湾片商开始受不了香江电影人的敷衍和欺骗,开始联合抵制香江电影,并逐步减少投资。
而香江电影另一个重要市场偷国也因为香江电影人逾期交片,同时偷国观众也受够了香江的套路电影,开始大幅压价。
这一年香江电影本埠票房和外埠票房都第一次出现了负增长,黄金年代的尾声到了。
穷则生变,一部分香江电影人开始北上,另一部分则开始重新追求质量。比如杜琪峰、吴白鸽、刘炜强等人,拍出了很多经典之作。
还是拿山鸡哥的《古惑仔》系列举例,1996年刘炜强一口气拍了3部,从拍摄到后期再到上映,平均2个月一部。这要是放在十年前,1996年怕是恨不得拍出10部《古惑仔》才算罢休。
这个时期也算是黄金年代的回光返照,一直到2003年,才彻底消逝。
说回山鸡哥,他是邱里涛推荐的,两人有过合作。钟丽方一开始也不太相信山鸡哥的片酬,结果一接触那边报价150万港币,钟丽方试着砍了一刀,没想到砍成功了……
钟丽方很贴心地给许愿安排了一间不起眼的房间,顺便通知了杨小狐。
打完比赛之后,许愿才知道自己来的不是时候,岛上的戏份都拍完了。明天剧组就要下岛,去中山一家废弃的医院里拍后续戏份。
搞得许愿像是跨越千里只为参加一场比赛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