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线是很给许愿面子的,他的《盗钥匙的方法》票房小爆了一下,《B+侦探》直接给了15%的排片。即使首映当天只有500万票房的情况下,院线还是保持了两三天没有降低排片,首周三天拿了1200万票房。直到第四天票房跳水到200多万,这才砍掉7%。
《B+侦探》的票房最后应该能达到3500-4000万左右,林晓强和林晓明已经非常满意了,他们之前的预测是2000万,许愿果然不一般呐……
“人物你研究得怎么样了?”宁昊看许愿得瑟的样子,气就不打一处来,想找个借口骂他一顿。
“问题不大。人物小传我都写好了,小东北的性格和情绪变化也做过研究,擎好吧你。”许愿很有信心,这几天他在北平也不是一直躺在家里犯懒,他在顺便揣摩人物。
小东北一开始就是一个社会底层的小痞子,带着一个疯疯癫癫的爹,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他靠坑蒙拐骗过活,他胆小怕事,但他又保留着一丝正义感。
这种人物许愿还真接触过,他上初中的时候院里有个大他四五岁的大哥。大哥高中没念完就辍学去混社会,平时打打群架,抢枪小学生的零花钱,但为人很仗义。虽然是个小混混,却很有原则,主要体现在从来不吃窝边草,抢小学生也要故意走远一些,即使抢了人家也不会把零花钱全拿走,还给人家留一点儿坐车。
许愿就通过回忆这个大哥的举动来揣摩小东北的行为,别说,还挺有用……
至于小东北的转变,许愿觉得一共有三次。
一开始的时候小东北也是一个满怀热忱的少年,但经过社会的毒打之后,他发生了第一次转变,他觉得钱比脸重要,所以他可以为了钱去骗人,也可以为了钱卑躬屈膝。
这次转变在剧本里没有体现,是许愿自己琢磨的,这样也能解释为什么小东北的心里还保留着一丝正义感,有这样一层铺垫,许愿在演绎角色的时候会更加得心应手。
从怜爱信的角度出发,小东北的遭遇值得可怜,性格可爱,再加上许愿的铺垫,人物也变得可信,小东北这个人物就能立得住。
第二次转变是小东北的疯爹死了,是为了救他而死。经过这次打击,小东北成长了,在这一刻他觉得钱没有用了,有再多的钱也买不回疯爹的命。所以小东北才会去和日苯人拼命,他才会抱着必死的决心开着卡车去撞银行。
第三次转变就是最后顾茜茜死的那段儿,小东北再次成长了,亲人、爱人都离他而去,剩下的只有同志和信念。这一刻小东北觉得命好像也没有那么重要了,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做,即使奉献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当然,电影到这儿就结束了,小东北的最后一次转变也需要观众自己去脑补,但许愿要演出这种毅然决然的感觉,不然观众哪有心思去脑补。
整个人物小传写下来,许愿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每每写到关键的地方,许愿就会自动脑补好几种演法,而且每一种他都很满意,恨不得立即开个副本去验证一下完成度,这是之前完全没有过的体验。
“你小子想什么呢?”宁昊见许愿装完X,眼神迷离不知道在意淫什么,又来气了。
“什么时候开机?我都等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