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取消了票补以后,一张IMAX和巨幕的电影票是普通2D厅的3倍左右,这相当于变相提高了票房。
《海王》爆了,华宜的《惊涛飓浪》就惨了,首日15%的排片也不算少,可票房不到400万,那就别怪院线砍排片了。第二天《惊涛飓浪》的排片就被砍了10%,砍下来的都排给了《海王》。
《惊涛飓浪》上映2周,票房勉强过千万,别看口碑还行,但不好看就是不好看。作为灾难片特效拉胯,作为剧情片,情节老套,真就非常中庸。华宜贺岁档第一炮又哑了,没关系,他们的第二炮也哑了。
华宜的想法很好,12月7日上《惊涛飓浪》,12月14日上《燃烧》,正好错开一个星期。
被华宜寄予厚望的《燃烧》首日排片20%,票房只有800万,被《海王》十倍杀。还没有《阿三合伙人》和《龙猫》的票房高呢,这1500万美元看样子是打水漂了。
《燃烧》的口碑迎来了一波反噬,吹了半天,结果就这?虽然还是在水准之上,但真没有吹得那么神,碾压《小偷家族》根本就不存在,当然这里也有许愿是自己人的原因。
在无人知晓的角落,有一部《华夏合伙人2》默默上映了。这电影也挺有意思,当年《华夏合伙人》是许愿影业、光鲜、陈可欣的我们制作和中影共同投资的,版权在中影手里。
后来三爷退了,康总上位,《华夏合伙人2》就根本没找许愿和光鲜,也没找陈可欣,而是找了个90后导演刘亚当来执导,然后由中影负责主要投资。
在执导《华夏合伙人2》之前,刘亚当只拍过一部4分钟的短片。也就是说中影让一个新手导演来执导《华夏合伙人2》,而且编剧也都是新人,这就有问题了。
以雷军为原型的《华夏合伙人2》其实不算难拍,因为有现成可以参考的样本——《社交网络》。结果不知道是导演还是编剧的问题,《华夏合伙人2》显得非常割裂。
从头到尾完全看不出主角是如何赚到了第一桶金,公司是如何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以及主角是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克服了各种困难的。所有问题好像都是经过时间的发展自动得到了解决,看起来简直就是民营企业家亲手写的流水账式自传。
相反导演和编剧在电影里设置了大量酒吧、舞厅、卡拉OK、桑拿之类的戏份,难道在编剧的理解里,互联网大佬未出头前,就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吗?许愿要是雷军肯定要告他们。
许愿都不想提几个主角的问题,赵丽新、凌霄肃、王佳怎么和邓朝、黄教主还有佟大卫比?真以为商业电影不需要明星了是吧?
《华夏合伙人2》的票房倒是很符合这出闹剧,首日405万,首周5天860万,比《惊涛飓浪》好一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