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卧槽之后,电影的情节也迎来了新的发展。
由于全球发动机发生故障,姥爷和刘启等人在逃离路上碰到救援杭州的突击队,车辆被征用,他们改变了原本前往避难所的路线,参与了救援计划。
这也是第一幕的终点,一个重大事件迫使主角做出某种决定,必须立即采取行动,而刘启的决定就是参与救援。
然后就是一个大转折——姥爷去世,杭州地下城沦陷,本想带着妹妹“回家”的刘启碰到了飞行救援队的李一一。
因为这项任务关乎人类存亡,刘启和王磊暂时和解,一起赶往赤道地区,重启“转向发动机”。
这也是电影的第一个大泪点,达叔摘下头盔,艰难地回过头打量自己出生的地方,放映厅里传来了一阵抽泣声。许愿一看是杨小狐……
达叔真挺不容易的,本来以他的年纪和声望是可以用替身的,可每一场动作戏达叔都要求亲自上阵,穿厚重的衣服,吊威亚,每次拍完一个镜头,达叔都要吸氧,即便这样他也没有任何怨言。
用达叔的话说,我是年纪大了,但更要给其他人做个榜样。相比之下,那些手破了个口子都要去医院的小鲜肉真不是东西……
然后就是电影最低潮的地方,领航员空间站开始全球播报:木星引力超过所有发动机输出功率总和,地球无法逃离捕获,“流浪地球”计划失败。为了人类文明延续,莫斯将启动“火种计划”。在地球坠入木星的最后七天里,大家回家吧,抱抱自己的父母,亲亲自己的爱人和孩子……
其实哪还有七天时间,一天不到大气就得被抽干,到时候大家都得被憋死。
接下来主角刘启想到了“点燃木星”的方法,大家决定最后一搏。刘培茄,不是,是刘培强以牺牲自己的方式,点燃空间站引爆木星。
这就是最后的挑战,但是有一部分看惯了好莱坞拯救世界的观众觉得不以为然,“太假了”之声不绝于耳。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想要扭转这些观众的思维,仅靠一部《流浪地球》是远远不够的。
电影里第二个催泪点也来了,韩朵朵向全世界发出求救广播,虽然人类已经陷入绝境,但冰原上数万辆救援车同时掉头,成千上万人帮助华夏救援队一起推动“撞针”。
“日苯救援队,佐藤少佐,前来报道!”
“俄罗斯救援队,一等兵伊凡,前来报道!”
“英国救援队,列兵布莱恩,前来报道!”
一双又一双手搭在救援队背后,这一刻没有国籍之分,大家都在为了全人类共同奋斗,不计生死。
这个镜头看得现场观众心潮彭拜,大家都不自觉地握紧了拳头,默默地替他们加油。
在历经各种磨难、伤亡之后,苏拉威西三号发动机终于被重新点火了,大家重燃希望。可希望来得快,去得也快,还差五千公里,依然到不了引爆点,点燃木星的计划面临搁浅。
这时领航员空间站上的刘培强沉默几秒后,决定使用最后一种办法。刘培强准备用空间站去点燃木星,但作为“火种计划”的执行程序,莫斯截断了通讯。
“你知道为什么加加林时代,不允许宇航员带酒上太空吗?”
刘培强从宇航服里掏出一瓶伏特加,突然来了一句,“新年快乐”随即把酒瓶扔向莫斯,控制室瞬间燃起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