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指挥所顶楼用肉眼观察2号冲击点,可看见已经发生巨大变化,附近紧急部署近程红旗17防空导弹,坦克与装甲车沿着3公里线组建防御圈,再远处,直径500公里内,都建立了警戒圈。
工程人员执行代号“cc3”应急处理方案,他们在2号点周围开始搭建一个巨大钢结构框架。根据巴菱羽会议上随口提供建议,烽火想到临时解决办法:在2号冲击点附近制造一个密封空间。
冲击点自动传送空气就像一个巨大抽风机,最终会把密封空间内所有空气抽走,形成绝对真空。既然没有物质通过传送通道向外太空抛射,也就不存在暗物质世界传送速度超光速情况。最麻烦还是传送通道,毕竟它一直向外太空传输物质,这是最难处理部位。
1号冲击点灭火时,消防员向通道喷水,爆发出强辐射造成重大伤亡,至今还有消防员因为辐射病躺病床上。“cc3”应急小组首席技术员余承浙提出,1号冲击点灭火时候造成辐射原因是水折射作用,定向抛射高能粒子通道,喷水导致原本向太空抛射高能粒子,与水接触后,向附近散射,以及水分子被高能粒子撞击,氢氧原子激活成同位素产生辐射。
为了同时满足密封以及避免被伽马射线破坏矛盾要求,中国工程师创造性赶制出氮化硼纳米管玻璃,把这种纳米管粉末添加入玻璃,既可以抵御1个以上大气压强,又能很好让伽马射线穿透,所以钢结构密封房,在传送通道大约2米乘两米空间,尚未闭合,还在等加工厂紧急赶制中氮化硼纳米玻璃,其余部分已经开始在钢结构上浇筑第一层速干硼水泥,这种水泥是核电站专用特种水泥,渗入氧化硼后,可以最大限度隔离粒子辐射,中国每年产量大约200吨,在半年前开始大量增产,恰好用上。
运载振晶波音767在香港机场降落后,更换了一架美军c17运输机,更换执飞任务时刻,机场情报显示,有部分来自航母交通机c2上军人,转登c17,他们往c17上堆放了一个巨大不锈钢罐。希奇接到鲢鱼与胖猴情报通知时,距离c17降落冲击点附近军用机场还剩15分钟。
大能放下红色电话,表情凝重,转头向另一边旁听烽火询问,“cc3计划成功率有多大”
烽火无意识在纸上戳着铅笔,第4下之后,抬头望向2号冲击点工地,他明白,大能意思是如果不能启动振晶,用cc3结构体能否截断传送。假如不需要通过外国协助,那么直接逮捕墨菲斯托、利斯麦德、申一民,拒绝美国振晶靠近冲击点是最好办法。他闭眼稍微想了想,“技术上是可行,无论速度有多快,没有质量对物质世界就没有影响。”烽火重新睁开眼睛,定眼看向大能,斩钉截铁回答:“可行。”
周围参谋员都停下来看向大能,等他做出最后决定。
4公里外商场内:
把手机接入专线网,巴菱羽迅速在微信上与振晶制备厂厂长通视频,她没有想到这么晚了,厂长还没休息。
“三小姐,我已经48小时没休息啦。”厂长在向菱羽邀功,“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嘛,我在安排连续生产,尽快赶在明天9点前提供一块振晶。可是你那边负责人还在催,说现场发生爆炸,上次制作振晶全部被炸毁,时间紧急,能不能再加快。三小姐你没有受伤吧你也知道这玩意要用辐射照射满128小时,明天9点发货那一块根本不能满足要求,只能切割出很小很小一块,还不知道能不能用。”
菱羽没有管厂长看似抱怨实际邀功请赏,打断他的汇报,急促问到:“火叔先别说这些,我问你,之前试制振晶样品还有没有”
火叔愣了愣,“在啊,但是谢先生不是说尺寸不标准,无法匹配设备尺寸,用不了吗我都堆库房了,没有动。”
手机旁围观邹林堂迅速在旁举起提示纸上面写着:有没有多余的共振设备
菱羽瞄了一眼,继续询问,“那些试制共振设备呢还能用吗”
火叔转一下手机,把镜头对准身后车间角落,“看见角落那堆东西没有,就是它,上次烧毁后还没有修好。”
“什么时候能修好我急用。”
邹林堂在自己手机地图上,展示一个定位点,位置在警戒区之外。
火叔还在犹豫中,菱羽继续吩咐,“这与指挥部要求不同,是我自己用,不是给指挥部用,你能不能在1小时内修好,把振晶样品与这套设备送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