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a>1,若仅有一个常数c使得对于任意的x∈[a,2a]……</p>
……</p>
胡朗头疼地一遍遍读着题目,他还是找不到解题思路。哗啦啦,哗啦啦,试卷发出了响亮的噪声,在笑声渐止,语文老师指挥大家训练阅读速度的教室格外醒目。</p>
等胡朗后知后觉地按住卷子,抬头观察四周时,丁燕已经注意到了他。她走了过来,和颜悦色地问:</p>
“胡朗同学,你看完了吗?”</p>
胡朗把竖起来的旧语文卷子扯了下来。他努力维持着平静:</p>
“嗯。”</p>
“你这个卷子不太对啊。”丁燕并没有理会他的小动作,她拿起卷子,细细端详了一会儿,“一中出的卷子?”</p>
题楣赫然是“x市第一中学语文冲刺模拟卷”。胡朗拿起一本语文书,压在早已合上的数学资料上,他慢吞吞地站了起来:</p>
“老师……”</p>
“没事,你坐着,我看看一中的卷子出的怎么样。”丁燕的手在空中虚按了几下,“同行是冤家,感谢胡同学能分享他们的卷子。”</p>
胡朗羞愧得脸庞发烧,不仅仅是因为被语文老师提点,更是因为教室里传来的窃窃私语,那零零碎碎的,关于自己一中出身的议论。</p>
他清楚地听到,声音里包括“哇塞,他是一中的”“一中的成绩不应该很好吗”“怎么会到二中来复读呢”等等说法。</p>
从小学到大学,中考和高考就像孔眼不均的筛子,把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用成绩分割成三六九等。其实中考对于学生的意义同样很大,中学时代,成绩最拔尖的学生被录取到省城,其次优秀的大多去了市一中,再次的才会被二中录取。</p>
受生源质量的影响,市区的高中分成了三六九等,且是极难打破的三六九等。</p>
二中的学生在面对一中的学生时,往往具备天然的心理落差,或者说,是因为“等级”而形成的卑微心态——是的,一中比二中强。</p>
所以一中的老师会更厉害,一中的学生会更优秀,一中的一切都能碾压二中。</p>
这是天长日久形成的集体认知,大家对此习以为常,并深信不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