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呀,这些人昨天也跑到长乐宫里来,跟朕说着要重赏安汉公。朕好歹承诺到了孟夏时节会对安汉公功德嘉奖,他们方才肯退去,唉…安汉公又不愿接受更多封赏,此事朕不知该如何处置才好。”太皇太后王政君叹气道。
众臣也面面相觑,不知怎么处理才好。
王舜见众人束手无策,他献策道:“太皇太后或可下个诏书,对众宣布说如今礼法和乐章制作尚未完工,朝廷大事均由安汉公决断。因此,也听从安汉公之想法,等待礼法和乐章制作完毕,众公卿将结果报告太皇太后之后,再根据众官吏和百姓的意见,赠予安汉公更高的褒奖。”
太皇太后王政君和众人听了觉得王舜提出的缓兵之计甚妙,都纷纷表示按此行事。
未央宫北门,尚书令平晏带着一群侍卫鱼贯而出,来到北阙下,向守候在这里的众人大声宣读了太皇太后王政君的诏书,并说道:“各位诸君,太皇太后已经下诏,要求大家尊重安汉公的意见,让安汉公可以安心制定朝廷新的制度。待改制完成以后,朝廷将根据众位建议,给予安汉公嘉奖,赐赏于九锡之礼。”
“太皇太后英明!…”众人欢呼起来,响彻云霄,慢慢地,集聚的人群才渐渐散去。
接下来几个月里,朝廷还是不断有收到各地官吏及百姓上递来的奏书。其中一份是有富平侯张放之子,现富平侯、侍中张纯牵头签名的,共有九百多位公卿大夫、博士和列侯等共同署名的奏书,声称多地发现天降的祥瑞,如麒麟、凤鸟、玄龟、神龙等,已经多达七百多起,这是自古至今都属罕见的,这是安汉公王莽德重感动了上天,呼吁太皇太后尽早下诏书实施“九锡之礼”礼待安汉公王莽。
太皇太后王政君见后即诏书御批,要大臣们考查西周的“九锡之法”,以便实施对安汉公王莽的封赏。
夏历五月,天气特别炎热,汉高祖刘邦的神庙大殿,朱红大门忽然自燃了起来。守庙的士兵虽然奋力扑救,殿门还是被烧得一丝不剩。这件事情如果放在以前,是件很大的事件了。
但当时大家好像都狂热得忽视了这件事,似乎都没有人谈及议论这件事,都把目光放在朝廷即将要对安汉公颁发“九锡之礼”的这件事情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