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信半疑的李道宗被李景恒重新拉到校场,一个马球飞来,被李景恒顺势接住。
热闹的校场再次安静下来。
一身胡服打扮的李雁娘连忙下马,弱弱道:“阿耶,阿兄,你们怎么又回来了。”
李景恒笑笑,让下人递来弓箭,说道:“阿耶请看!”
言罢,如法炮制,五支羽箭飞向校场深处一根练功木桩,木桩应声断成两截。紧接着,又五支羽箭飞出,另一根木桩也受到了同样的待遇。
校场上众人目瞪口呆,直到雁娘“阿兄好厉害”的惊叹声才打破了校场上原本针落有声般的安静。
李道宗不可思议地看向李景恒,李景恒笑道:“阿耶可是信了那高翼为什么会对孩儿马首是瞻了吧。至于马槊嘛,阿耶是不是亲自下场考校考校孩儿。”
李道宗摇头道:“没有必要了,你这不是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是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啊!可是你阿娘写信不是说你平日只在荆襄四处逛荡,什么时候练就了这身本事?”
李景恒信口胡诌道:“天赋使然,孩儿身具李家和侯莫陈家两家血脉,也许是祖宗庇佑,随便练练就这样了。”
李家确实是箭法世家,当年李渊娶妻还留下过“雀屏中选”这个成语,而侯莫陈崇同样也是箭术大家,难道真是祖先的恩赐?李道宗又想起女儿之所以不用远嫁吐蕃是因为李渊托梦的传言,不禁老泪纵横,直道“祖先不弃道宗。”
李景恒除了统领北门百骑外,他的本职还是左武候中郎将。这个职位并非虚职,左右武候中郎将有维护京城长安万年两县治安的责任,其中他这个左武候中郎将,主要负责万年县的治安。不仅如此,每当朝会那天,还得在左武候卫衙门接受百姓递状纸,集公检法三司于一身。
刚开始几天,李景恒还是很兴奋的,他在现代时只是个刚踏出校园的小青年,现在一晃却做了审判长。只可惜也不知道是因为天子脚下、首善之地,还是因为皇亲贵胄太多,告了也白告,几个朝会日下来,李景恒都没有见到一页状纸。
又是一个朝会日,百无聊赖的李景恒枯坐在衙堂上。在衙门里喝酒影响不好,李景恒不好意思把他的酒葫芦带到衙门来,只好一边吃着随身带的炒黄豆,一边调戏着长安城上空的天气。
将要下班的时候,门外传来几声嘈杂,高翼和魏崇二人联袂走进。魏崇一边抖落身上的雪花,一边说道:“今天天气真奇怪,早上晴空万里,结果突然下起雪来,中午消停了一点,这会雪又下起来了。”
“你们怎么过来了?”李景恒奇怪道。玄武门在皇城北面,又不能随便穿越宫城,从玄武门到南衙,得绕好大一圈。
“卑职今天没有当值。”高翼指着魏崇笑道:“今天是魏崇的生辰,他要在东市请吃酒,知道将军今日要升殿,所以等到现在才来南衙请将军赴会。”
“吃酒?”李景恒眼睛一亮,酒虫登时被勾引出来,最后一点时间的班也不想上了,跟他的录事参军交代一下,就急匆匆地和高翼魏崇他们走了。
长安城上空的雪也渐渐停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