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人,本县明日拔营,攻下安岳后,希望王大人能暂领安岳知县,主持大局,召集躲进山里的民众回来恢复生产,为大军收复盐亭、蓬溪、西南二充充当后备。”
黄世信说话的时候很有魄力,且全是不容置疑的口吻,王起峨这半年来也和马保尖磨练,早已不是那个什么都只知道清谈的文官了,心道手里有兵的人说话就是硬气,若是换做他来,手底下有这五万精锐,他敢玩的更大。
“黄大人说笑了,王某只不过多读了几年书而已,哪有坐一县主官的资格,且这朝廷命官历来都是本籍不任官,川中进士外放多是去浙江、江西、湖广及南直隶等地,王某......”
“无需多言,非常人行非常事,明日王大人携寨民为本县掠阵,本县自会为王大人表奏请安岳知县。”
“可即便如此,王某也听说陈抚台将这安岳知县授给了家有资财之辈,王某如此做,怕不会是......”
王起峨没有野心吗,狗屁,他一个三甲靠后的同进士,外放只能给知县老爷当佐二,且自嘉靖帝后,朝廷选拔知县的规矩又变了,太祖时期是任人唯贤,有能力就上,成祖后改为任人唯考,谁能考上进士谁上,到了嘉靖帝后就是任人唯亲,什么关系硬、背景深厚的举人、监生纷纷上位,正牌科举上位的进士反倒要去给这些人打工,王起峨能服气吗
他不服,所以当黄世信提出让他当安岳知县的时候,他是满心满肺的想要答应,在困牛山这半年他是看出来了,无论当什么官儿,都比不上手底下有兵的官儿。
“无妨,五千两本县帮你出了,只希望王大人以后体恤百姓,多为这川东北复兴大业考量啊!”
王起峨看着黄世信那张白净的脸上露出一丝奸佞独有的微笑,他的心脏一下子跳慢了半拍,他不由反思,闯逆、献贼现在盘踞在河南、湖广,相当于将西南三省、东南两省与朝廷隔绝开来,陈士奇贵为川抚都敢卖官鬻爵,手底下的弟子如此嚣张跋扈,他陈士奇是不是有当四川王的念想
那他王起峨该不该上陈士奇的这条大船
三甲进士啊,大明官场上蚂蚁一般的存在,无底蕴、无背景、无资财,一辈子能爬到正七品的外放知县上都算是烧高香了,更况他家人死绝,身无长物,就算与虎谋皮、为虎作伥,他王起峨也要朝上爬,跟着这头大老虎屁股后面越做越大啊!
“王某感激涕零,一定谨记大人教诲,还望大人日后多多照拂!”
想通这个关节,王起峨就决定踏上陈士奇的这条大船了,在他眼中,黄世信无论干什么都代表着陈巡抚的意思,一则他是陈巡抚的爱徒,二则他是陈巡抚授的知县,三则他区区一个知县,若是背后没有陈巡抚撑腰,哪敢直接任命安岳知县。
于是他很没有气节地拍黄世信马屁,能当官,能当大官,谁特么昏了头去和川中的一把手对着干
“不错,那王大人早早回去准备,明日点齐寨民随本县出征。”
“哎哎哎,大人,王某这就去办。”
看着王起峨屁颠屁颠地朝困牛寨跑去,黄世信在中军大帐中摸出了恩师的回信,就这蜡烛的光芒看起来,恩师这次的回信很干脆,很直白,不像以前的来信那么咄咄逼人,反倒是先回忆了一下师生情谊,简述了一下太祖成祖驱逐膻腥的历史,又说了说君臣大义,之后就是对他在内江所作所为的一通褒奖,话里话外都透着一股浓郁地哄小孩儿气息,最后还表示为他向圣上表功,另外川东北的事情,由他黄世信权处,他陈士奇只看结果不看过程,任由黄世信折腾。
黄世信收起这封回信,手指在帅案上磕着,恩师的意思他清楚,满篇字里行间都在说着四个字“不要造反、不要造反、不要造反”,只要不造反,他黄世信就算把川东北搅成一锅粥,恩师都能为他兜底。
黄世信心底一阵好笑,造反,不至于,当不当曹操,那就不一定了。反正就算没他插手,大明也没几年好过了,他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积蓄起对抗满清的力量,兴趣完全不在内耗上。
他用毛笔在纸上写了几个名字“孙传庭、高杰、黄得功、张名振、张煌言、李定国、刘文秀、郑森、金声桓、杨延麟、堵胤锡、姜瓖、张同敞、李来亨”,看着这些名字,他很想把李定国划去,毕竟这个西贼在历史上可是差点弄死他的存在,可想起历史上对李定国的评价,他又舍不得。
这些人,各个都是将帅督抚之才,且都是各个能与满清死磕到底的忠贞之人,黄世信的野心不是一般的大,他未雨绸缪,已打起了这些人的主意。
至于日后转变为抗清义士的摇黄十三家,有他黄世信在,他们就没机会存在的,做下天怒人怨的事情,就得付出代价,岂是摇身一变便能摆脱那些无辜冤魂索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