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只是认而不是“古板”甚至“死板”,否则他在面对皮痒的学生时,没法那么简单地克制自己、忍着不动手呢——君子动口不动手,要是“暴力”的标签贴实了,那是麻烦,学校也不敢用饶老师去物理竞赛啊……
“来两道大题,一个力学一个电磁,拿出草稿纸,十分钟,等会我来讲。”
力和电,物块和带电粒子、小球……这都听得、得快麻木了,但这时难的,就是如何能尽快跳出这种状态,忍住心里的烦躁、不耐,沉下心来题,找当初突破大题、成功对的那份成就感,你能在高三这神经紧绷,但实枯燥无味的刷题中撑下去——撑到高考。
“唔……滑水平面上的14圆弧槽a、长度l的木板b和物块c,木板上表面粗糙,弧形槽滑,两者紧挨但不相连,物块初v滑上静止的木板,离开时物块是12v,三个物体质量均为……”
第一问动摩擦因数,体法列动量守恒,然后能量守恒用摩擦生热对等动能消耗,挺简单;第二问圆弧半径……圆运动和滑表面机械能守恒,也不难;第三问物块脱离圆弧槽时的度……
得,三问都不难,但就是因为有三问……它耗时间啊!后面还有一道磁场啊,爱的魔力转圈圈,要让自己转懵逼,就得抓细节大意,一招不慎可能全军覆没,但饶老师给的时间……
是啊,理综……我的瓶颈不止是难题的突破问题。说实在的,识点该记、该背的都有,绝大部分的应用也能用对,但就是时间。不能说不够,但要想慢工出细……以我目前的水平是不到的。
意是说,只要我在三当中何一,中途有考题卡壳时间过长,尤其是前的选择题——一个分,了不成比的时间,结果还选错,对于考后总结是很伤自心的一事。
而在理综考试前,重要的一条就是节奏。节奏要是顺,心一提,题量的压力小了不说,时间还挤出来了。无论是后面大题考时间,甚至有检查选择题的时间,错率大幅提高;而若是节奏一乱,加上个人还是规答题顺序,并没有殊的攻关要,卡壳不久,忍不住看一眼后面还有几张试卷的题量,心里开始无形间抽底气,开始方了。
压情绪,暂时跳过是一种办法,但分的铁压力——不后续还有没有时间头答这道题?而如果考前对这的考试抱有挺高的望,结果答题却磕磕绊绊,与内心望的那个自己全不符……
上头了,钻牛角尖了,心里那份骄傲不允许自己在选择题上跳过,发狠一定要把它解出来……
大部分情况,还是到了的,没有落到最坏的结果。但心障没了,时间也多耗了,这是实实的。后续在到物理大题、化学分析题的时候,缺少时间会让你获得大的痛苦体验。而经历过这种似的场面多了,心绪也由最初的恐慌、自责、懊恼,慢慢变成无力、麻木——重新振作很难:一方面自己要不懈努力,识储备不能补这茬忘那茬;另外心态也要调到位,我倒不至于考场上慌乱、自己左脚绊右脚,只是我都有预目标,不太能于80的正率——会在这上面钻牛角尖;最后,还得忍急性子的母上大人,不听解释,从不试着换位考,考得不尽人意就眉头紧皱一顿说。急性子在这里还意味着插不上话,我只能沉默头的时候,如果不住,还会着损我几句。
“说你都是这个鬼样子,头不说话,说了这么多你估计也听烦了,就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没两天就和之前一样了?”
“样子给我看有么用?要听进去,装到脑子里懂吗……哎呦急都要把我急死,这不到一年就要考了,你争点气撒……”
爸妈的学历都不高,而高中的时候都选了文,我则是选了理——并不是逆反心理作崇的事情啊,我对这种问题还是很谨慎的,斟酌三,结合自己,觉得哪一方有优势,出最终决定的,不然我早就选文追随李萤了好吧……在选文理的时候,我的建议或许对而言,起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吧。
这事我们以后聊,而我选择理的一大理由,是想达成“理生中的文生”的标签成就——语文和英语占优,理学稳拔高。
这就意味着:语文和英语,爸妈帮不到我么,除了来个新概念英语课外班,而理他们就是两眼一抹黑——派系都对不上号好吧?
所以当时,我听老妈的说就觉得屈,但大多数时候,我又要克制自己:不能冲动和对吼。不是风风火火、我能不能得过的问题,而是为了“镜水”的修行……
得,这又是一重压力。我有时会问自己:是压力把自己压垮,还是坚一时间,力量变,有所突破?我心里也没底——没有十足的心。
“还是提高效率,争下十分钟不用多想地成两道中等难度的物理大题吧……”泽浪喊停,我看了看“爱的魔力转圈圈”的进度,刚过一半,第二小问还没。我心里暗叹一口气,拾心情,擦了擦眼镜重新戴上,认听老师的细节圈画、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