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们可能会慢慢过味来,着停了天不下文讲么的“我”,“义愤填膺”地嚷嚷着:“p你骗了!你现在不是已经高三了吗?”
“你以为你在拍火忍者啊?话说你本来也不看火忍者好吧?帅气的动作你学不来,装杯的台词总能抄一波吧?偏偏要学拍一忆三的套路?!”
在高三忆高二,好家伙,就硬水是叭——你们是不是想关?(官方吐槽:你配有读者吗?宁配钥匙吗,配几把?)
咳咳,天可怜见,不是水,这些或多或少,都会对我的现在、未来产生响……
说人话就是这一个多月除了迅变冷,人人把自己裹得像头熊似的,没么有趣的话题可聊。十班的学习氛围虽然……不太好(官方吐槽:自一点,把“太”去掉),附中的风格也不是像“网红(魔鬼)高中”——衡水、毛坦厂中学那样:不仅老师时刻紧盯学生,学校的制度也像是军事化管理,但还是有人愿意主动、自觉地学习,有疑难不会觉得问老师问题是件害臊的事情,只不过自觉的时间因人而异罢了。
啊,响学习效率的因,还要上“个人屏蔽外干扰的能力弱”。
挺不幸,其实我的抗干扰能力并不,我对于诱惑其实还好,就吸引了一部分注意力,我也不会沉迷某个东就不能自拔了,说来就是心性还不错;但我对于噪音的抵抗力……
如果从0到5来评级,我最多1到2之间……这是我心里不愿把自己一棍子死,“棍子”还是狼牙棒的那种,呼下来脑浆迸裂——给自己留点面子而已。
我是属于喜欢夜晚写作业,房间相对静,我肝起来的效率就挺好;爸妈也了解我这点,要是他们在隔壁房间看电视,音量不小,这房子隔音效果也不好……
说“敢就敢死”还是有点过了,但题效率就会直线下滑……比如平均下来,我三、四分钟能一道题,加上噪音干扰的话,起码题得加一到两分钟——效率瞬间胯。虽然正率下降不明显,但心里难啊。
置换场景:我因为身高原因坐得靠后,一吵闹的同学也是坐后排,我经隔墙电视的干扰,效率直30起——这种分贝都不能抵御,可想而,我在室后面,听课效率怎么会正常?
我还想用超水平的专注度呢,章启轩你认想……你想得,你在想桃子呢?
当然,误会了,对于阻碍我们“前进”的那些人来说,我责怪归责怪,心里也有埋怨,但在现实中,一方面是不好直向他们表达厌烦、疏离,毕竟他们也在班级某些活动中积极参加,出的贡献不能无视;重要的,还是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自己把抗干扰能力提上去,比课上时不时头声抱怨一句‘讲话’要得多……”我这性格底子就不是势一派的,一天间隔着说两句还行,说多了,或是说话口气重了,闹得大家都不愉快,反而恶化了后续同学之间的关系。
十班本身就不以成绩,而以同班同学的凝聚力为“买点”的,以我和某人(或某些人)为导火索,使班级部分氛围在一时间内僵化,我是不出来……
我从初中,从道《孟子》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开始,我就有另一种解读:自己的能力很难响、变围人的行为举止,就比如你很难正响课上喜欢找人聊天的同学,让他从以后都不开小差了。既然我们“穷”,那就努力到独善其身——如果围的人(班里人)大部分都到了这样的“独善其身”,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加上老师压力骤减,但力度能相应加大的管制,这不就是另辟蹊径的“兼济天下”吗??
嘛……这种说法其实是理想化的——种种限制、未情况可能导致最终结果的偏离。但对我而言,我还是很相“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这一道理。把自己各方面能力提上来,面对么状况不都能游刃有余地应对了吗?与其在晚上有时自我怀疑:为么我初中的平行班课堂纪不好,高中也会“传染”?为么我初中时候成绩能拔尖,到了高中就乏力了?不如耐心一点,一个一个解决发现的问题——我还是相自己底子不差的,如果能在一年之内,把像是“注意力中”、“数学困难题型逐一攻克”……之前给自己定的目标,“分数和中考差不多”,应该就不难实现。
但现实是,在高三的第二次月考,那次圣诞节重叠的一次考试,我心态是要顶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