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atcFile = "/www/wwwroot/xin_floatAdc.txt"; 古稀风流(男人是山)_98表哥恋人?(1 / 2)_古稀风流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新笔趣阁

98表哥恋人?(1 / 2)

古稀风流 男人是山 0 字 2021-05-28

爱英有一天问英子:“你真跟满满谈朋友了?”

英子说:“哪儿的话,我怎么会呢?”

爱英说:“是啊,怎么会呢?那不是一朵鲜花插在牛屎堆上!你一看这么精明灵醒,会跟乡下人结婚,扎根农村一辈子?”

英子承认她跟满满通过信,说信中什么也没说。乡下人见识浅,以为男的跟女的通信就是那回事,好笑,她不解释。

爱英说:“你鬼精。”

英子说:“这是什么话?”

爱英说:“写了几封不中用的哄人信,就换来了舅舅舅妈好吃好喝呗。”英子没想爱英如此刻薄,脸都白了,

说:“爱英,你不能这样说。我又没骗他们家,给他们许诺什么,舅舅舅妈安排我住哪儿我就住哪儿。

“我又不是不干活儿,又不白占人便宜。如果你们这么认为,我干脆搬到你家跟你一起住算了。”

爱英说:“哟,火了,英子发火也可爱。是说你命好,夸奖的话也不会听。不过,英子,不是我一个人这样认为,大家背后是在为你担心,

“怕你……犯了傻,跟乡下人结婚。满满现在虽在城里当兵,但哪儿来哪儿去,今后还是回来修补地球。除非他是连长,你可以随军。”

“行了,”英子说,“我不喜欢听这些,你们是吃了咸饭槽淡心。真是的!”

英子一个人气冲冲地走了。走到村后的树林里,一个人哨悄地哭了。

英子首先想到的是要对潇潇说,让她给她哥哥去一封信,告诉他别再给她写信。可回去后又改变了主意。

英子摸摸舅妈给她洗过又浆过的被单,摸摸晒过的铺草,松软暖和,想,舅舅家会怎样认为我呢,那不要得罪他们吗?

除非我不再住他们家了,我住回县城大伯家去?那我要继续听堂哥那赖婆娘的冷言冷语,我哪儿受得了呢?

他写信就写吧,自己把握准就行了。别人怎么想是别人的事,随他们嚼舌根去,不理会!

但是英子不知道,潇潇已把她当作嫂嫂看,舅舅舅妈把她当作儿媳妇待了。至少,他们把她当作未来的嫂嫂或儿媳妇,不为这个,他们干吗对她如此热情呢?

英子蒙在鼓里,也不全蒙在鼓里,她已经十七岁了。

一晃,就到了年底。舅舅家里大丰收,舅舅舅妈把一些加工好的大米堆在她住的房里,说:“咱家要雇车去县城送粮,你把这些大米送到你大伯家里去。”

英子很吃惊,说:“我在你们家吃了喝了,这都是你们要卖的粮食呀。”

舅舅说:“看这孩子,我们家还少了你米吃!你能吃多少!这些都拖回你大伯家去给他们吃新米,就算是你当侄女的一点儿孝心。”

英子慌了,说:“这哪行呢?我吃饭不交钱,还要往外送粮食。哪有这个理!”潇潇说:“英子姐,别犟了!我爹是说一不二的人。

“那不行,那不行!”英子死活不干。舅妈就说:“粮、菜都是自家种的,我们又没出钱买,怎好意思让你交钱?”

舅舅说:“讲钱,我们应该付你的,你帮我们喂鸡喂猪,在菜园浇水锄草,你说我们该怎么算?孩子,一年辛辛苦苦忙上头,这点儿粮,算是你孝敬大伯的。

“孩子,你来乡下受罪呀,风吹日晒的,如果在城里打工,一个月不是几千元!你拿着,我们是亲戚,不会跟你算计这算计那的。”

一家人把英子说得泪水冒边了,她只好先答应着,想以后有了钱再给他们买点什么报答吧。

舅舅舅妈越是这样对英子好,英子越心不安。她有一种款疚感,甚至觉得自己在欺骗他们,像爱英所说的一样。

英子知道他们有那方面的想法,可这完全不可能,简直是天方夜谭。

她向爱英借了些钱,上了一趟集镇,在镇上,英子给舅舅舅妈各扯了一套布料做衣服,给潇潇买了一件春装、一双白球鞋、两双丝袜,还给舅舅买了两瓶酒。把手里的钱全买完了,这才觉得心里轻松了些。

回去她把这些东西给了他们,一家人推托不要,最后还是收下了。

年关已近,英子像往常那样,是准备回县城大伯家过年的,自从离家以来,她不愿意看到继父的脸色,也就从来不去妈妈家过年。

但这一天,她突然接到妈妈的一个电话,电话里说,妈妈感到孤单,希望英子能回家。

“英子,原谅妈。他现在对我不像过去那样好了,你不在身边,妈有个什么病痛没有人照料,又有高血压,死在家里都不会有人发现。妈只觉得对不起你,对不起你死去的爸爸……”

妈要她回北辽去过年是真心的。可英子接了电话,默默地流泪。她想念妈妈,可她决定不回去了,不回北辽。她有点恨妈妈。

爱英随着家里人回县城过年了,英子路过她租住的房子那儿,看到破烂的门上挂着一把锁,那里异常凄凉。自己要回到哪儿去过年呢,

现在只有一个地方,就是县城大伯家。可一想到嫂子,她就无法迈步。

晚上吃饭的时侯,潇潇问她:“英子姐,听说你要回北辽过年?”

英子说:“我不回北辽了。”

舅妈说:“那就在我们家过年吧。”

英子摇摇头:“我到大伯家过年,我想看看大伯。”

潇潇说:“城里过年热闹些。可我们舍不得你走,你一走,我们过年多没意思。”

舅舅说:“别拦她了,她大伯也盼着她呢,去看看大伯、哥嫂和侄儿,一年就这么一回。平常地里活忙,难得有个节见大伯。”

临走的那天晚上,舅舅舅妈给英子准备了很多的黏火烧,十多斤花生,还有一刀土猪肉。

舅妈说:“这是带给你大伯的,就说代我们问他老人家好,如果不嫌弃的话,有空来乡下走走。乡下虽说没个什么吃的,但安静,人少,对老人有好处。”

舅舅说:“要他把孙子也带来,开春了,钓钓鱼,活动活动筋骨。我这人,就爱热闹。”

英子一一点头。

回到县城大伯家过年,英子拿回来这些东西,大伯高兴,堂哥和他媳妇也高兴。在此之前,他们也收到了英子舅舅送来的大米。

英子回来,发现大伯又老了许多,天天晚上哮喘。她告诉了大伯北辽家里的情况,大伯叹着气说:“丫头,可怜你了。有家也不能回。”